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北馬 > 威省

老行业

手工

竹木卷帘

文 文 文

◤时光不老·他们的故事◢ 一削一屑 匠心制作竹木卷帘 老工匠与侄子守护70年老店

(北海19日讯)在北海甘榜孟加里老街路旁,有一家摆满竹条、木条的老门店,店铺前挂着竹制卷帘,象征着它们的招牌。

竹木卷帘 老工匠与侄子守护70年老店" />

视频:黄意婷

这家店铺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老店,在此立足逾70年,它就是“合兴竹蔗广告”,除了制作竹制卷帘,也制作木制卷帘。

说起竹制卷帘,大家对它的存在,并不陌生,除了是遮阳工具,也扮演着老杂货店、老茶室、老店铺等的招牌,卷帘外会漆上店号、标志等,方便顾客辨认。

这家老店铺的业者,是68岁的史炎平及其兄长的孩子(侄儿),一起默默经营。

史炎平慢悠悠的分享如何制作竹、木卷帘的过程。

史炎平向《中国报》娓娓道来老店铺的故事,他的父亲原本从事杂货生意,后来一些因素而决定转行制作卷帘,几年后父亲离世,其成年的兄长接手,负责发扬父亲的手艺。

当时正值少年的他,已与兄长一起经营,数年后兄长去世,他便接手留下来的生意,一直默默经营至今,做着做着也接近50年了(与其哥哥一起经营时算起)。

每个卷帘的竹片尺寸讲求一致,因此史炎平的双手,时常被碎屑刺伤,也是常有之事。

“我只是因为兴趣,才坚持至今;这个手艺,让我体会酸、甜、苦、辣……还有咸。”

炎平,人如其名,热爱手艺、甘于平凡,因年少时被罗厘辗伤腿,留下永久后遗症,因此行动缓慢,这也是他数十年来坚持卷帘事业的原因之一。

史炎平的卷帘制作坊,位于北海甘榜孟加里一带,店铺装修和陈设非常老旧,在布满摩登建筑物区,显得格外显眼。

每每有订单时,他就侧盘坐在洋灰地上,严谨的削着竹条,务求每根竹条大小一致。

“二、三十年前,我的订单来自杂货店、咖啡店,北海空军基地的洋人军官也喜欢我的卷帘,也跟我订;现在我的订单主要供应给住宅或五星级酒店。”

制作卷帘不容易 一卷帘子耗时近3周

史炎平说,平均制作一卷卷帘相当耗时,要接近3周才可完成,从削竹条、测量大小、接驳定型、上漆等,每一道工序都很考功夫。

他说,帘子可以卷上卷下,离不开滑轮,在接驳和绑定卷帘时,要顾及最后能否在滑轮顺利转上转下。

这是卷帘的样本,每片竹片或木片的排列,都讲究工整一致,因为在接驳时非常影响成品的展现。

“竹帘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多强烈的阳光照射,依旧不烫手,一卷帘子到我手上经过触碰,我就能告诉你质量好坏。”

炎平制作的卷帘,慢工出细活,接订单也是有限,随着年岁渐长,到了交货期间,会与侄儿一同出门为顾客组装,因为他无法攀高爬低。

卷帘做好后,就会前往顾客的住区组装,也会一并组装滑轮。

慢活无人做 自己慢慢挨

史炎平坦言,这活(制作卷帘)不能赚大钱,也请不到人(外劳)来帮忙,因此他本身有正业,就是当电技工。

“外劳也不要做,因为赚不多,而且也考耐力,制作卷帘的工序多。”

史炎平的制作坊前,摆满了待削的竹条,平均制好一副卷帘,需要耗上近3周的时间。

他说,从他接手开始,一切为了生活及兴趣,晚年因为兴趣而坚持至今。

“我见证这里铺马路、店铺‘摩登化’、高楼耸立等,人事变迁很大。”

在接驳或组装卷帘期间,史炎平也会善用时间,卷顺需要使用的绳子,避免临时手忙脚乱。

炎平边吐着烟圈,述说着他从业的故事,接手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他的故事,藏着沧桑,削竹片时双手经常被刺伤,他挑走“肉中刺”后,继续干活,只为给客户制作最好的

这手作的竹、木制卷帘,是不少50后至90后的共同记忆,看着这些卷帘,思绪仿佛回到童年前往老杂货店买东西的情景。

报导、摄影:黄意婷

↓↓更多新闻↓↓

竹木卷帘 老工匠与侄子守护70年老店">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老行业

手工

竹木卷帘

相关文章

◤时光不老‧他们的故事◢ 骆金和峇拉煎厂 超过70年历史

MBPP文化艺术传统行业倡议 换地方也热不起来?

女工巧手打造 平淡无奇红包封 变上百对花灯笼

【今日北马头条】疫情期间订单减房租涨 手工行业撑不下去

百年“利泰”烧毁 89岁打铁匠 意志如铁 重修后要再打铁

乔治市世遗区活遗产表彰计划 公开接受提名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