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7日訊)農曆七月是佛歡喜月,北海佛教會今日舉辦“國際施齋盛缽及午齋供養百僧大法會”,共有350名來自泰國南部、吉打、玻璃市、檳城和吉蘭丹的僧人,接受逾百信眾供養,場面殊勝。
當天法會的主法和尚,是泰王封賜的僧王;而來自泰南接受供養的僧人,多達約150人。



北海佛教會主席彭文宗指出,供僧大法會一直以來是該會的年度盛事,但之後因受疫情影響而停辦了2年,去年疫情趨緩選擇在室內舉辦,但隻供養袈裟。
“今天則全面開放安排所有活動,早上大眾在戶外供養盛缽(僧人托缽),接下來是在室內供養袈裟和日常用品,隨後是供養僧眾午齋等。”
他透露,在佛陀時代的印度,整個7月幾乎每天都下雨,僧人出外托缽比較困難,所以當時佛陀建議所有僧人聚在一起,接受供養,誦經回向功德給大眾修福報;因此,7月份被稱為佛歡喜月,而非民間俗稱的鬼月。
他希望北海區的佛友,有機緣參與共修、超渡,並回向功德給已往生的親友,冤親債主等一切法界有情眾生。


他也提到,安邦惹惹非伊斯蘭宗教保留地,將來會有12個不同單位的佛教團體在該處設立,北海是佛教旺盛之地,誠屬北海區居民的福報。
峇眼惹瑪區候任州議員朱悅權和雙溪浮油區候任州議員彭心慈,受邀致詞時雙雙指出,若北海佛教會有任何需要,他們將竭盡所能給予配合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