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今充滿科技的數碼時代,科技的發展迅速,也讓大家的生活更方便,因此大家對於科技是越來越依賴。
從個人生活上的依賴,如手機及家用電器等,再到工業領域使用的大型機器及信息技術等,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科技。
隨著各種高科技產品越來越多,科技已越來越普遍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在運用科技,理應會有更多人投入科技領域。
但在我國,對科學有興趣的學生,反而是越來越少。
早前,科學丶工藝及革新部長鄭立慷就指出,在我國,選擇就讀理科班學生有減少的趨勢,從2017年的45.2%,降至2022年的40.94%。
而且,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也有減少,從原本的66.7%降至如今的40%。
乍看之下,這隻是一個數據,但事實上卻反映出,我國未來在科技領域上,或許會比其他國家發展得更慢。
畢竟,學生就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他們現在所學的,將會造就未來社會的發展,如果現今的學生對科學沒興趣,我國在未來的科技發展,又能走多遠?
未來的科技會越來越發達,科技可以取代大部分的勞力工作,但也需要懂得科技的人來操作及運用科技。
簡單來說,未來不需要大量勞工,反而需要的是有知識及高技術的員工。
若如今學生對於科學沒興趣,也不選擇理科班,那我們在未來,還能擁有及提供市場所需要的高科技人才嗎?
所以,家長及老師,都必須要從小就培養孩子對科技的興趣,培養不隻是把手機或平板丟給孩子而已,而是教導他們科技原理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
讓孩子喜歡科學,善用科技,我們國的未來發展,才不會走得比別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