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父母

癌童

《那些癌童教會我的事》作家黃麗雁

文 文 文

黃麗雁:給太多建議 徒增癌童父母的煩惱和壓力

(檳城4日訊)以過來人身分建議,不要對家有給予太多建議,這些徒然增添孩子的煩惱和壓力。

“檳城中央醫院治療的專科醫生非常出色,不需要到國外求醫,所以外人最好不要一直介紹其他醫生給,這會構成他們的煩惱。”

她也說,過度的慰問也是會打擾,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做決定。

吳柯漢(左3起)邱鼎威丶周文健及其母親呂美麗,講述本身患癌的經曆與心情。

她昨日出席配合9月份國家醒覺月的講座會上時,這麽分享。

黃麗雁的女兒楊佳睿(8歲)也是血癌病患,目前處於觀察期至2026年,仍需要每3個月複診一次。其女兒是在4歲時因為發現臉色蒼白丶易累以及反複發燒,最後確診為血癌。

黃麗雁說,由於她不屬於任何一個非政府組織,所以她無法接觸到,陪同他們一起度過艱難時刻,這是她目前最難過的事。

黃雁麗分享她關注兒童癌症的曆程。

她也提到 ,去年她出版了《那些教會我的事》著作後,希望通過買書籌款,幫助,可是基於中央醫院的標準作業程序,她沒有管道把書本送到的手中。

她透露,當她的女兒患癌的故事公開後,有不少媒體訪問她,但是她希望媒體不要放大她個人的故事,而是把焦點放在與有關的醫學知識。

“這也是我每次接受媒體訪問時,我都邀請楊曉玲醫生一起受訪。對於楊醫生,我或許是芸芸的其中一位,但是對我而言,她是我女兒的救命恩人。”

癌童的煩惱和壓力">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父母

癌童

《那些癌童教會我的事》作家黃麗雁

相關文章

足月生嬰兒肺部罕見發育不全 父母盼籌4.5萬治寶寶

癌症成兒童頭號“殺手” 出生僅50天的嬰兒也中招

孫意誌:以注重學業為由 父母不讓孩子成為運動員

小孩跑到馬路上 被好心婦女抱起脫險

海外結婚沒通知父母 檳宗教司勸向父母道歉

手機遭老師沒收 不敢驚動父母 15歲少女3樓墜下 釀半身不遂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