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5日讯)进口白米涨价,或出现奸商以“偷龙转凤”伎俩,把本地白米掺杂进口白米重新包装,再更换标签,把本地白米充当进口白米销售牟取暴利。
吉打州消费人协会主席莫哈末尤斯里今日在记者会说,三个月前国内已出现本地白米短缺问题,其中享有“米都”美誉的吉打,也难找到本地包装白米。
他不排除进口白米涨价36%,或出现奸商把本地白米“换装”,充当进口白米销售牟利。

“进口白米不属于统制品, 10公斤包装的进口白米,售价介于30至38令吉,之前为26令吉左右。”
本地白米的价格,维持在每公斤2令吉60仙的统制价格。
他建议,贸消部执法员监督本地白米供应情况,包括频密到米较厂和白米批发商处调查。

“其二,是早日终结进口白米被国家稻米公司独家垄断的不良局面,让人民可享用更便宜的白米。”
其三,规定持有白米AP入口准证的厂家,应把本地白米与进口白米的仓库分开操作,避免不负责任的一方进行本地白米掺杂进口白米的“偷龙转凤”行为。
他说,第4是提高本地白米产量,年轻人加入稻米种植活动,以达致稻米产量增加,以减少依赖外国进口白米。
他续说,进口白米应原装出售,不需再重新包装。
“最近印度宣布禁止白米出口,越南也面对气候因素造成白米减产。”
他提及,目前国内稻农仍取得劣质稻种,导致收割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