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8日訊)雖然本地白米鬧缺貨、進口白米又漲價,但是社會善心人士對慈善團體的需求仍然“有求必應”!
感恩之家院長陳賢福今日接受《中國報》電訪時透露,到目前為止,該院捐助者並沒有因本地白米荒問題,而減少捐助白米。
“我們每月白米食用量大概10包10公斤的白米,而捐助者都有捐贈本地或外國白米。不過,若捐助者有詢問我們需要怎樣的白米,我們會建議捐一般米,即含5%碎米的本地白米就可以。”

他解釋,含5%碎米的本地白米的營養不會很高,老人家的腎髒又無法負荷過於營養的白米,因此這類白米適合老人家;同時含5%碎米的本地白米的價格也比較低,這樣不會增加了捐助者的經濟壓力。


他也說,民眾如果要捐助物資,該院通常都是先告知對方所需要的物品,這樣就不會造成某物資過剩,而另外物資不足的情況。
“所以成人尿片是有微漲,但是不影響我們的物資來源。”

另外,菩提馨園院長陳瑞萬也指出,白米或成人尿片雖然漲價,但該院的布施者長年都不會中斷。

“很感激的是,善心人士一直以來都是自動自發的布施物資給我們,我們從來就不必開口。”
報導:梁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