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2日訊)檳島市政廳抓“垃圾蟲”不手軟,一旦發現有民眾亂丟垃圾,將會開出250令吉罰單,若沒有繳付罰款,或將被提控上庭。
檳島市議員陳淑湘指出,他們鑑定了數個民眾喜歡亂丟垃圾的地點,包括湖內拿督依斯邁哈欣路及峇都茅直落登布亞路,並已在該區安裝可移動的電眼。
她指出,有不少民眾都喜歡通過“得來速”(drive thru)方式,駕駛或行走過有關地點時,隨手就將垃圾丟到馬路旁,導致有關地點的垃圾堆積如山。
“尤其是在拿督依斯邁哈欣路,我們曾兩度安裝告示牌提醒民眾不要亂丟垃圾,有關告示牌也被破壞。”


她今早出席檳島市政廳月常會議後,在記者會上這麽說。
她說,通過安裝更清晰的移動電眼,該廳就能夠鑑定亂丟垃圾的“垃圾蟲”,而在附近巡視的執法人員就能立即採取行動。
“至今,我們已在這2個地區展開11個行動,並開出26張罰單,每張罰單為250令吉。”
她指出,在安裝電眼並展開行動後,如今該處的垃圾量已有減少,他們在未來會爭取在更多地方安裝電眼。

呼籲注重稻米地
檳島市議員哈裏克裏斯南促請檳島市政廳,不要再支持將種植稻米的農業地,轉換成發展地或工地,以確保國內的稻米量充足。

他週五(22日)發表休會演詞時說,比起2021年的1萬2782公頃,如今州內的稻米地已減少至1萬2105公頃,少了677公頃(5%),雖然降幅不大,但檳島市政廳也應關注。
他認為,如今進口米價格昂貴,本地米又缺貨,因此必須要解決本地米供應不足問題,其中1個方法就是發展稻米業,避免讓稻米地越來越少。
“我不反對發展,但人民更需要的是糧食,因此希望相關單位,如縣署及土地局支持將農業地轉為稻米地,並進行憲報,確保無法再轉為其他用途,而是永久成為稻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