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羅士打23日訊)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舉辦的吉打州華文小學中華文化大彙演,相隔3年後再度舉辦,參與人數不減反增,吉打3區共有53所華小參與;吉北共有15所華小參與,參與表演人數將近500人。
2023年第3屆吉打州華文小學中華文化大彙演(吉北區),昨晚在吉華華中文化大禮堂舉辦,由吉打州華校董事聯合會主催、吉北華教發展工委會及吉北華校教師會聯辦。
吉打董聯會主席莊俊隆致詞時指出,該演出從10年前就聯合吉北、吉中和吉南的教師公會聯辦,一直到2018年才轉為大彙演,但因此疫情的原因,2019年後暫停舉辦,一直到2023年才複辦。


他說,第一屆的大彙演當時隻有34所華小參與,第2屆有40所,而今次的大彙演共有53所學校參與,反映了大家對華文文化的熱愛。
此外,他說,為了表達對教育工作者的深切關懷和感激之情,也為了激發更多年輕人對華文教育的興趣加入華文教育行列 ,吉州董聯會將於本月29日舉辦吉打州國立中學與國民型華文中學華文科教師長期服務獎暨教育盛會。
工委會主席陳義敬指出,吉北區15所學校,派出18支隊伍,參與演出,同時也獲得3所學校派出8項支情客串演出。
他感謝,鼎力配合、指導及讚助,讓學生能夠成功演出。
出席者有,吉州教育局華文科助理主任蘇明合督學、吉州教育廳學前教育與小學助理主任伍淑韻督學、哥打士打縣華校督學曾鐙漩、吉北華校教師會主席陳梅卿、署理主席張素愛等人。

戴秀樺:華文是海外炎黃子孫的根
大會開幕人拿督戴秀樺指出,華文是海外炎黃子孫的根,是中華民族的魂,華校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主辦單位舉辦這項意義非凡的文化活動,發展和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寶物,這種精神和堅持,令人欽佩和讚揚。
她說,身在世界各國的華夏子弟,中華文化始終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而華文教育這項中華民族的“留根工程”,是保存文化和族群認同的最重要方式,有語言的基礎,才能加深華二代的孩子們對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情感和認同。
她希望,這項大彙演能夠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到中華藝術表演的燻陶,使孩子們學習欣賞及體驗中華文化的美,並借此大彙演延續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的精神,促進中華文化及藝術傳承,並發揚光大。

黃吉和大彙演是華教成果重要展示
吉北華教發展工委會主席黃吉和指出,傳承和傳播中文及中華文化是每一個華人的責任,辦好中文教育,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彙演是華文教育成果的重要展示。
他認為,在越來越多友族學中文的時候,華裔子弟更要學好自己的語言。
他希望,華社華團一起來重視中文教育,多年來,華團一直在努力追求用多種方法引導孩子快樂學好中文,通過舉辦大彙演的形式,來引導孩子認識到中文背後的文化魅力,讓孩子找到興趣增加學習的動力,激發他們對中文學習的熱情。
他感謝,慷慨讚助經費的各位,如此才能夠提供學生們一個展示他們才藝的舞台,並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此外,他說,戴秀樺原本答應捐助5000令吉予活動基金,現場再加碼5000令吉,達成1萬令吉的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