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5日訊)被派到屬於希盟最安全區上陣、又以94.64%成為希盟得票率最高的選區,行動黨彭加蘭哥打區州議員王宇航壓力更勝於開心。
他說,當時被黨委派到最多華人選民的州議席,他並沒開心,反而是感到重擔,因為相對的,這也意味未來5年,他必須對選區和選民更大的負責任。
“我的得票率在檳州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表示彭加蘭哥打區的選民對我非常期待,所以我從提名成為候選人到當候任州議員,都沒有高興過,而是一直在想如何在未來5年不辜負這區的選民。”

他指出,彭加蘭哥打區可說是舊社區,已經有本身的文化與特色,也不能再有所發展,因此如何提升當地人民生活素質和設施才是主要未來方向。
彭加蘭哥打區前州議員魏子森在該區有一定的口碑,王宇航也坦言在拜票時,有選民希望他能像魏子森這樣的服務,對此他會試著塑造個人形象、作風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

“幸運的是,魏子森現在更上一層樓當了行政議員,所以我在任務上還有請教的對象。魏子森在提名日當晚,就將我介紹給當地選民,我們在交接工作上都很順利。”
他說,擔任4年州議員助理及8年市議員的經曆,對他而言是一項優勢,尤其是當選民遇到涉及檳島市政廳問題時,他就可以應付得有效率且得心應手。

另外,他透露,雖然在州議會解散後,魏子森的服務中心依舊提供服務,而該服務中心在提名日至投票日期間,改為其競選中心兼服務中心,但相信選民在競選期間不願打擾候選人,因此投票日後其服務中心“門庭若市”。
臨時地契問題或影響姓氏橋非物質文化遺產
“姓氏橋臨時地契問題,可能會影響了該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宇航說,姓氏橋到今還是屬於臨時地契,而且當局也設下若屋主在其他地方擁有產業,就不可以再更新地契條例。

他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久而久之住在姓氏橋的橋民已經不是原住民,如此一來已經失去了姓氏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
“所以,姓氏橋的臨時地契問題也是我要去爭取。此外,紅燈角填土的臨時地契,也是要去爭取。”
他指出,姓氏橋橋身的木板是需要每5年更換,而且該木板不是一般的木板,價格也較高,所以姓氏橋的長期維修費也是他身為州議員需要找資源。
五條路組屋地段屬PDC,難解決民生問題
王宇航指出,五條路組屋包括豆幹屋,都是隸屬檳州發展機構(PDC)地段,因此要解決當地的民生問題,常常會受限於“地主”問題。

他說,五條路組屋一帶的民生問題主要是道路有坑洞、排水係統、廢車丟置在路邊。
“該地段是PDC所擁有,如果道路有坑洞,是要由PDC負責修補,然而對方卻對當地問題不聞不問,以致民生問題解決不到。”
他指出,他有向州政府反映上述問題,也建議解決方桉,即把地主權分別交給管理層,但這會增加了管理費,或是交給檳島市政廳管理。
報導/攝影:梁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