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26日訊)隨著平安島海域盛產黑黃殼“啦啦”,檳州漁業局發出16張捕撈準證予島上和武吉淡汶漁民捕撈;然而,因海面風浪大,目前僅約6艘漁船出海捕撈作業。
武吉淡汶區州議員吳俊益今午到碼頭了解啦啦捕撈作業時說,漁民2周前發現少許“啦啦”後,就通知漁業局,該局勘查後迅速發出準證。

“有別於2020年,當時‘啦啦’快被捕撈完畢了才來發出準證,雖然撈捕準證有效期限是2周,但2周後可再更新;過去3年,當地都是從吉打、玻璃市收購‘啦啦’,如今則在平安島和戈隆島一帶海域發現‘啦啦’。”
他說,雖沒以往多,但也算盛產,消費者可吃到新鮮“啦啦”,淡汶收購商主要供應本地、怡保、柔佛市場,少數出口到新加坡,海警和漁業局嚴密巡邏,故沒發生偷捕撈情況。


“不過,因海底土壤較硬,加上海面風浪大,目前大約隻有6艘漁船出海撈捕,小船無法作業,即使出海收獲也少。”
另一方面,當地海產收購商劉木勝說,行動管製令實行3年間沒有盛產“啦啦”,今次產量不比以往多,馬力較小的漁船無法打撈起“啦啦”,因此這次出海捕撈的漁船不多。
據了解,這類在學名“花甲”的啦啦種類之中,黑黃殼屬優質品種,體積大而肉質肥美,由於無法人工飼養,當地漁民獲悉“啦啦”盛產後,也趁此機會揀選“啦啦”賺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