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文化遺產局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環球考古研究中心日前對外公布,在鉛縣佐拉斯山(Bukit Choras)發現一個推測有1200年曆史,最大的佛教寺廟結構,也發現兩座人型大小的雕像。
這個新聞對外公布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沒想到佛教在吉州有那麼悠久的曆史。
這讓人想起了吉州另外一個千年古跡-布秧穀。該曆史遺跡被譽為東南亞最古老的文明,有著老印度與佛教文明。
然而這個有著數千年曆史的布秧穀,卻沒有獲得有關單位的善待,布秧穀標號11/3廟宇更曾在2013年時更遭破壞,當時還引起國內保護曆史遺跡的分子譴責。
雖然事情鬧過一陣子,但是時間久了,大家對於布秧穀的關注度還是減退了。
這個擁有豐富曆史價值的古跡,理應可以被當成旅遊景點大力宣傳,但雖然有關單位口上有說說,但布秧穀的宣傳及修複依然面臨缺乏經費的囧金。
曾到過布秧穀的博物館參觀,當時到來參觀的遊客隻有幾人,而博物館裝修簡陋,許多設施也已損壞。這和其他州屬獲得的大量撥款對比,待遇可謂差天共地。
東南亞最古老文明也遭到如此對待,很難想象在這個被推測有推測有1200年曆史的佛教寺廟結構會有什麼待遇。
雖然曆史古跡的結構不完整,但曆史價值不容置疑。看看土耳其、希臘等國家,當地也有許多結構不完整的曆史古跡,但都被好好發展成為當地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