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4日訊)女童到了3歲都不曾開口叫過爸媽,在進入托兒所後,才被老師發現有聽力問題,檢查後鑒定雙耳失聰,目前需10萬令吉植入右耳人造耳蝸。

來自霹靂怡保的女童陳巧薇,隻有單側右耳適合植入人造耳蝸。由於被發現失聰時,已錯過最佳幹預時機,目前必須盡快進行相關手術,以便盡快適應及感知聲音,進而趕上學習進度。
大山腳瑤池金母慈善基金會(ONE HOPE CHARITY)主席拿督蔡瑞豪,今日發文告說,小巧薇向來與祖母同住,她會說兩個單字“Nen Nen”及“阿嫲”,也會看著長輩說話,有時候其父親騎摩哆返家,還會主動在門外守候,所以大人並未察覺不妥。


他說,直到巧薇3歲適齡入讀托兒所,父母於今年6月開始送孩子上學,上學一周後,老師發現凡是從背後呼叫孩子,孩子便毫無反應,遂轉告家人帶孩子做耳朵檢驗。
“父母於7月帶孩子到醫院檢驗,經過兩次檢查後,鑒定孩子的雙耳天生失聰,更發現孩子的左耳神經線薄弱,不適合植入人造耳蝸,隻有右耳適合進行植入手術,才有望聽見聲音。”
“父母對此晴天霹靂,一時難以接受事實,又對孩子所需的龐大醫療費,深感無力而求助。”
女童父親陳大仕(35歲)是技術人員,收入約5000令吉。母親黃詩惠(30歲)是家庭主婦,同時兼職花藝手工製作幫補家用,每個月約有200令吉收入。夫婦倆尚育有1歲女兒。
孩子失聰 家人憂心
女童母親黃詩惠說,孩子出生後,曾因心跳有雜音,檢查發現有5個洞孔,並出現黃疸。在醫院留醫兩周後,醫生告知心髒洞孔會自行封閉,黃疸指數也下降後,獲準許出院。
“如今孩子的心疾問題穩定,隻需繼續定期複診觀察,但讓人憂心的是失聰問題,因為這將影響其一生,希望女兒能獲得大眾的幫助,植入人造耳蝸,讓女兒重拾聽力,擺脫聾啞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