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7日訊)檳城姑息治療協會(Persatuan Kerjasama Paliatif Pulau Pinang)主席潔斯麗莎米妮醫生說,姑息治療旨在讓臨終病人,能更加舒適和有尊嚴地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光。
她說,臨終病人需要的不隻是醫療服務,也涵蓋病人心理、社會和精神層面支持。在幫助他們舒緩疼痛和症狀時,也提供慰藉和陪伴,幫助他們免除不必要的痛苦。
她說,社會大眾的理解和付諸行動的支持,對於面對艱難時期的臨終病人及其家人而言都是最好的支持。
潔斯麗莎米妮也是檳城醫院姑息治療部顧問醫生,她今日在植物園舉行的“世界臨終關懷與姑息治療日”閉幕儀式上致詞時,這麼說。當日,大會也為成立於今年4月的檳城姑息治療協會主持推介。

她說,該協會集合專業醫療人士、誌工以及致力提供相關服務的機構,大家朝著明確的目標前進,即提高姑息治療的知識和技能,讓大眾認識姑息治療早期介入的重要性,以及倡導支持臨終關懷治療的政策,確保檳城人有機會享有最好的姑息治療。
她說,有意加入成為誌工或捐獻者,可透過電郵kerjasama.paliatif@gmail.com聯繫該協會。
該協會集合檳州提供姑息治療的9個機構,包括檳城醫院、大山腳醫院、理科大學柏淡先進醫療中心與牙科研究所(PPUSMB)、檳城淨蓮慈悲院、檳城臨終關懷協會、聖恩安寧護理中心、慈濟、瑪麗安山癌症醫院及馬來西亞兒童安寧療護協會(MAPPAC)。
政府應關注 投入資源
理科大學姑息療法發展委員會主席拿督英然呼籲政府,貫徹“昌明大馬”理念,投入更多關注和資源在姑息治療。
“醫院面對床位有限問題,因此最適合姑息治療的地方是醫院之外設施。理大於2022年推介姑息治療病房基金,將在甲拋峇底建設擁有20個床位姑息治療設施。”
“姑息療法治病每個床位每天花費200令吉,20個床位則每月開銷12萬令吉,在公共私人合夥(PPP)模式可以集合各單位資源,省下許多費用。”
上議員林哥斯華南承諾,會把關於姑息治療發展課題帶到上議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