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北馬 > 槟岛

复级班

弱势群体

特殊教育

平等相待

生活自理

特徵

文 文 文

◤今日北马头条◢三民 筹10万 开两班 办特殊教育班 自救

(槟城10日讯)近年来已成为微型小学的三民学校,为了避免学生人数少过30人而须实行计划,校方因此计划筹办“特殊学生教育班”自救。

三民学校希望筹获10万令吉,以开设两班特殊班。

目前,该校共有33名学生,教育部曾发出指令,学生人数少过30人的“超微型”学校,必须实行计划,即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合班,四年级和五年级合班,一年级和六年级则不受影响,每个人数不超过10人。

黄钦伟希望热心人士捐助。

该校董事长黄钦伟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校方曾於今年3月向教育局申请开特殊班,但因特殊生而设的课室及硬体设备尚未完成,导致13名特殊生,目前仍在普通课室上班。

“这情况下,无法让特殊生获得理想的照顾与学生环境,也对其他同学造成影响。”

三民学校计划将楼上的教师办公室改造成,充当“特殊教育班”。

因此,他期盼社会热心人士伸出援手,协助该校筹获10万令吉建造2间特殊课室的费用。


“董事会已拜访该区州议员王宇航,希望能够获得政府资助部分费用。”

他认为,由於政府并没有栽培足够师资应对特殊学生,导致华小至今仍面对师资不足,该校开设特殊班也同样面对一大挑战。

校方每天为学生安排适当运动,也爱心和耐心及教导特殊生。

“加上,特殊学生的学习原本就很困难,若专注以单一语言学习,比如原本是用华语媒介学习,改用其他语言後,肯定造成他们的学习面对障碍。”

他说,特殊孩子面临最大问题,除了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课业外,社会对他们的接纳与包容度,更是一项考验。

“通过学校的培育,能发掘特殊生的潜能及获得基本技能,同时增强社会他们的适应能力。”

2人来自浮罗山背北海

三民小学有两名特殊生,一名每日从西南区浮罗山背来到市区,另一名从北海渡海到槟岛乔治市,只为了能在普通学校快乐学习。

目前,有开设班的华小,都会替特殊生做特别的安排,如偶尔安排他们在普通班上课,多和其他同学接触。

除了课业,老师也会在班上教孩子生活技能,如自己学习穿衣及基本的等。

黄钦伟说,特殊人士需要的并非同情,而是

一旦筹备工作到时,教师办公室将进行改造。

他坦言,一些人不懂得如何与特殊人士相处,但他希望社会人士,不要以怜悯目光看待

怕歧视 拒办识别证

一些特殊生的父母,因担心受到歧视及异样眼光,拒绝为孩子申请特殊人士识别证。

王淑玲

三民学校校长王淑玲说,该校的13名特殊生中,男生占9人,女生4人,当中,1名是巫裔丶1名印裔丶1名是华裔穆斯林。

“13人中,只有7名学生有识别卡。”

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三民老师依旧敬业乐的传授知识。

她说,其实该校每年皆有1至3名特殊生入读,随着学生人数下跌,为避免出现,因此校方希望增设班。

班的课程和一般小学课程不一样,依据小学标准课程(KSSR)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因此校方为加强对的认知,曾向时中正校取经,从中了解政府并没有其他语言的教学课程。”

因此,她说,若华小开设班,需自己找其他适合的教学内容,或者翻译国语课程。

老师专注培育 有耐心

王淑玲说,学校老师对的觉醒比较高,即使不是班的老师,也比一般学校的老师更有爱心和耐心。

来自浮罗山背的特殊生(中),每日来到市区的三民学校求学。

她说,目前该校2名特殊学生分别来自北海及浮罗山背,可见父母者多麽渴望子女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民学校的另一名特殊生,每日从北海往返槟岛到三民上课。

“由於特殊班需要专注的培育,因此规定每班最多只容纳7名学生。”

她指出,特殊孩童出现的,包括过动丶注意力缺失,或面对学习迟缓等症状,大多因阅读与言语障碍,因而需要获得特殊照顾与培育。

目前,槟岛共有两所学校有开设特殊班,分别是时中学校与益华学校。

报导:黄嘉禾
摄影:杨瑞荣

特殊教育班 自救">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复级班

弱势群体

特殊教育

平等相待

生活自理

特徵

相关文章

杨征家:勿向乐龄人士“开刀”  州政府应交代财政真相

30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培训  掌握游泳与水上安全技能

照顾不同经济背景人士 曹观友:共庆各族佳节

华裔退伍军人协会北马分会想有个家 曹观友 : 我再查看适合场所

到流浪汉收容所捐食物物品 林秀琴 : 免浪费污染环境

大马中央福利理事会 峇眼亚占区会将成立 助弱势群体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