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16日訊)國內近期不時發生“心髒驟停”事件,衛生部數據顯示平均每天25人死於中風;配合“世界重啟心髒日”,威南紅新月會與檳州行政議員方美錸聯辦“一家一急救員”課程,讓民眾充分掌握急救知識,在緊急時刻把握黃金時間,挽救身邊人的性命。
這項活動昨天在爪夷村華小禮堂舉行,共有50人報名出席。
也是爪夷區州議員的方美錸在閉幕儀式致詞時說,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重啟心髒日”,今年主題是“伸出一雙手,挽救一條命”。


他說,根據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的資料來源,十分之七的心髒驟停發生在旁觀者面前,但隻有不到20%的外行旁觀者,最終提供了急救。
“心髒停跳時,時間就是生命,因此掌握基本的心肺複蘇法(CPR),以及了解如何使用自動體外心髒除顫器(AED),對於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至關重要。”
他強調,“世界心髒重啟日”提醒人們關注心髒健康,學習CPR和AED,同時牢記黃金救援時間的重要性,並努力提升急救技能,以及把所學到的急救知識分享給身邊的人。
儀式上,他撥款3000令吉給威南紅新月會作為活動基金。
每天25人 死於中風
方美錸指出,中風是繼心髒病和肺炎後,國人的第三大殺手。據了解,平均每天有9人死於交通事故;然而,衛生部數據統計,我國平均每天竟多達25人死於中風。
他也說,數據顯示,40%中風患者的年齡小於60歲。而中風幸存者中,有55%人會失去行動能力。據統計,2020年我國的總死亡病例,有8.3%的人死於中風。
因此,衛生部叮囑人們,不要忽略中風的前兆,這些前兆可以透過口訣’B.E.F.A.S.T.’,即平衡(Balance)、眼睛(Eyes)、臉(Face)、手臂(Arm)、說話(Speech)、時間( Time)來識別。
他說,中風是一種緊急醫療情況,患者須立即求醫,早期發現有助於避免更嚴重的風險和並發症。因此,人們須維持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等生活方式,以降低中風的風險。
歡迎捐助 威南紅新月會
威南紅新月會主席鍾瑞豐強調,該會屬於非營利組織,所有活動基金有賴於社會人士熱心資助,因此希望民眾慷慨解囊,讓該會能繼續為社區提供服務。
他說,威南紅新月會成立至今14年,向來秉持人道精神,為社區提供人道與救傷服務,也協助分發物資予有需要人士,常年主辦捐血活動、各種救災及急救課程的訓練等。
有意捐獻給威南紅新月會的民眾,可以將善款通過電子錢包方式,掃描Persatuan Bulan Sabit Merah Malaysia Daerah Seberang Perai Selatan海報內Duit Now的QR Code獻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