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威省市政廳在總是垃圾溢出的公用垃圾槽(Tong Komunal)地點,裝出可識別車牌、人臉以抓捉垃圾蟲的電眼後,已經開始見到成果,當中在威多利園(Taman Widuri),就沒有再接到有人非法亂拋垃圾的投訴個案。
威省市政廳城市服務局主任阿末查比利說,他們發現自從裝上電眼後,非法丟在公用垃圾槽外的固體垃圾及工業垃圾已經減少。

根據“珍珠快訊”報導,他說,在本那牙的公用垃圾槽,自從當局裝上電眼後,已成功解決當地非法亂丟垃圾的問題。
“在高巴三萬路(Kubang Semang),自從裝上電眼至今,我們已發出25張罰單給垃圾蟲。”

他說,在新邦安拔甘榜峇巴拉伽加(Kampung Kepala Gajah)的公用垃圾槽,因存在互聯網供應問題,因此暫時停止了電眼的運作,可能會由威省市政廳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監測。
至於真拉那柏邁花園(Taman Cendana Permai)公用垃圾槽發生的胡亂丟垃圾情況,他說,這問題至今仍未獲得解決,但他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克服。
為了對付垃圾蟲,威省市政廳已鑒定16個總是垃圾溢出的公用垃圾槽地點,並將陸續安裝“流動垃圾監控電眼—盯著你”(Watch You),讓“垃圾蟲”無所遁形。
這16個地點分別是,威北區甲拋峇底2個、打昔牛汝莪2個、峇眼2個;威中區峇東埔2個、大山腳2個;威南區峇都交灣4個及高淵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