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政府要辦一個涉及全民的大會,最該辦什麽類形的大會?
當然是,如何提高全民經濟能力,降低通脹的全民拚經濟大會。
這個大會,可以邀請全民丶工商界代表一起提供意見,集思廣益,究竟政府該怎麽做,才能讓全民在百貨漲價下喘一口氣,不必去吃一餐經濟飯就要10多令吉而懷疑人生。
又或則,辦一場全民團結大會,邀請各族人民,包括不同種族的團體與代表,同聚一室,不談種族丶不談宗教丶隻談如何加強彼此間的諒解與團結。
也可以是,辦一場政府聆聽人民的訴求大會,邀請不同領域的人出席,然後面對面,一一當面向政府部長與領袖提訴求。
當然,要辦這樣的大會,有一個重要的前題很重要,就是政府高官心髒要強丶心胸要寬,聽到不合意的意見丶善意的批評,不能以官威壓人,更不能以權勢打斷發言者的談話。如果做不到這點,這樣的大會,那還倒不如不辦。
打著昌明大馬口號的團結政府,而且還是來自象征相對開明的團結政府呢?
他們不是全民拚大會丶不是辦全民團結大會丶不是辦聆聽人民的訴求大會,而是又再辦土著經濟大會。
第一次是這樣,第二次也是這樣,團結政府,或則是希盟政府的高官,重新執政後一樣是換了位子換了腦袋。
經濟部長拉菲茲說,辦土著經濟大會,是為人民和年輕一代在內的各方提供表達意見的機會,以擬定更新和更全面的土著賦權議程方向和政策。
問題是,經濟不景,遭殃的是全民,現在不是應該全民拚經濟更加重要嗎?
未執政前,希盟領袖高唱“我們不一樣”,第二次執政後,一直消耗支持者的好感與信任度的希盟領袖,小心總有一天被人民唱回:“你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