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6日訊)近年來檳城不少書店結業,不過也有新書店開設,而吉靈萬山2樓的二手書店,也仍在營業中。
位於皇後灣廣場的Borders書局及商務印書館,在2019年12月26日遷出。


坐落在光大的檳城首間大眾書局,在經營30年後,2021年11月28日熄燈。
其中,在2018年5月開幕,設立於Mano Plus選品店內的土庫書酷(Buku-buku),在去年12月31日結業。
位於合您廣場的MPH書局,也在近年熄燈。
不過,檳城也迎來新的書店,今年1月1日,島讀書店落戶COEX新創園區。
另外,在吉靈萬山書店,目前仍有約10家書店在營業,一些書店在下午才開始營業,一些書店則不常開店。
吉靈萬山6號店鋪的二手書商黃文勇(61歲)說,其生意最差的時候,1天可能隻售出1本書,生意不錯時,1天可售出20本書,而每個月的租金200多令吉。
其顧客包括吉隆坡、新加坡、印尼等遊客。
黃文勇在他所售賣的英文、馬來文及中文書中,中文書銷量最差。
“一些受中文教育的顧客,也一樣偏向購買英文書,有人說,英文書比較容易讀,也有人考慮到職場上偏向使用英文。”

黃文勇父親時代,是在中路經營書攤,2013年裝修前,他以兼職性質幫忙父親,如今他全職在此賣書,不過相信孩子應該不會繼承其書店。
馬來西亞書業協會主席克尼斯湯早前指出,各族國人的閱讀風氣低落,國內多家書店因為極少顧客光顧,今年內已有數十家書店倒閉。
不過,目前隻有持有不同經營理念的大型書店。包括銷售文具、特設閱讀區等的書店,能夠生存,甚至開設分店,至於傳統書店或小型書店則難以撐下去。



黃漢偉建議 咖啡館內賣書
身為愛書人,檳州旅遊與創意經濟委員會主席黃漢偉,每幾個月就會展開一趟雪隆的書店之旅,添購心頭好。
他認為,雪隆近2年內迎來2家蔦屋書局,以及誠品書店,結合生活品味及咖啡館的模式是趨勢。
他建議,檳州咖啡館林立,有意開書店者,也可考慮在咖啡館內賣書的合作模式。
“檳城的書店可能需要新的刺激,未來以不同方式作為新起點。”
另外,黃漢偉也說,若有作者在撰寫有關檳城的作品時,需要州政府穿針引線,或缺少一些出版經費,都可以向州政府洽詢,州政府可考慮提供經費。
他說,不久前,前校長鄺國祥的巨著60多年前的著作《檳城散記(新編注本)》再版,他本身就協助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聯係上鄺國祥的家屬,州政府樂於在推動文創及文學節等活動。


書店不能隻是賣書
島讀書店負責人張麗珠說,該書店今年初落戶COEX新創園區內,和不少單位聯辦分享會、講座會等,加強書店及讀者之間互相認識,而不僅是賣書。
她說,書店選書的獨特性,加上書店特有的氛圍,可吸引對的人。
“我們有出售一些香港雜誌,如《美紙》及《就係香港》,此外,我們也開設Shopee網店,多管齊下接觸讀者。”

張麗珠說,書籍利潤本來就不高,一些新書可能隻有20%至30%利潤,要出售大量,才可維持下去。
“加上一些來自外國的書也需要買斷,也是一筆不可忽視的成本。”
目前島讀書店所在,也是張麗珠擔任主編的《城視報》工作室,以及黑土設計所工作室,由張麗珠、丈夫莊家源及另4名員工,一同打拚。

檳書店選擇有限 胡智勝愛逛隆書店
浮羅池滑區州議員胡智勝說,若時間安排得到,他每月會到吉隆坡紀伊國屋書店逛書店買書,10月確診冠病時,居然也夢見自己逛該書店!
他在病愈後,就到該書局買4本書。
胡智勝平時也會在檳城逛大眾書局、BookXcess書局,基於選擇有限,要最新、最多元的選擇,還是得到雪隆一帶。
“我之前愛逛葛尼百麗宮的Times書局,但近幾年已結業。”
他說,其選區有一批愛書人,自行發起交換書活動,下周日上午10時至11時間,在Medan Maktab草場,舉辦第3次活動,他欣見這類活動的舉辦。
胡智勝曾在土庫街及吉靈萬山,推動迷你圖書館,如今讓民眾自行借書和捐書。
“若浮羅池滑有適合的場所,比如廢置的設施,我會探討再打造類似的迷你圖書館。”
報導/攝影:劉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