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8日訊)地方政府發展部副部長阿克馬指出,內閣已通過第12項大馬計劃下的4項滾動計劃,同時批準撥款加強大馬消防和消拯局飛行救援隊的運作。
視頻:黃意婷
他今早在威北柏淡消拯局飛行基地,出席北部飛行基地落成典禮及大馬消防和消拯局飛行救援組成立25周年紀念活動上,這麼說。

他說,4項獲批的計劃,包括擴建梳邦飛行基地,即行政大樓、物流部門、工程單位、直升機場、機庫、飛機加油站等設施,預計耗資1000萬令吉。
“第二項則是添購10各降落傘裝備、1個戰術救援平台配套,預計耗資120萬令吉;第三項是直升機維修工程,同時也協助申請添購4架新直升機,預計耗資4649萬5000令吉,其中2架用以’空中緊急醫療救援服務’(EMARS),另外2架則作為替補機。”
他說,該部門、衛生部及原住民發展局(JAKOA)於今年4月,攜手推出“空中緊急醫療救援服務”計劃,旨在幫助偏遠山區的原住民,可以更有效率獲得救援。

“這項計劃為原住民提供醫藥、送院或其他緊急服務;同時可以在大道緊急事故中起到關鍵且有效率的救援行動,為政府每年省下1500萬令吉。”
消拯局總監拿督斯裏阿都華合指出,柏淡消拯局飛行基地占地有40英畝,耗資3050萬建造,如今已全面運作,而設在雪州梳邦區的基地於2025年初竣工,耗資3350萬令吉。

“該局也在今年推出‘空中緊急醫療救援服務’救護直升機。”
出席者,尚有檳州元首敦阿末弗茲。

阿都華合:1997年建議引入消拯局直升機和航空設備
消拯局總監拿督斯裏阿都華合指出, 我國於1997年因森林大火面對煙霾災害,內閣於1998年3月18日批準添購直升機和航空設備的建議,同時也向俄羅斯購買了兩架MI-17 型號的直升機。

“之後,消拯局也成立飛行救援隊,並在1998年9月10日全面運作。”
他說,一開始時,飛行救援隊成員由馬來西亞皇家空軍(TUDM) 和一家航空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組成,如今全國3個消拯局有飛行基地,加起來共有9架直升機,團員有239人。
他說,隨著時代的進步,消拯局飛行部隊也要與時俱進,因此於2021年成立了無人機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