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9日訊)檳州農業技術與糧食安全及合作社發展委員會主席法米再諾,與反對黨州議員杠上,雙方誰都不認輸,甚至議長拿督劉子健起身也無法即刻平息“戰火” 。
法米再諾在今日州議會總結環節時,針對伊黨本那牙區州議員尤斯尼提問漁民因填海帶來淤泥,導致漁網受損時,反問對方有何數據以及哪一個填海工程,並強調反對黨需要有具體數據來提問。
當尤斯尼指是檳島南部填海計劃時,法米再諾說南部填海計劃還未開始,直指對方說謊,也說若對方指的是在威省的填海工程,那麼還可以接受。



法米再諾此話引起反對黨多位州議員起身助攻,其中反對黨領袖雙溪賴區州議員莫哈末弗茲拿出環境評估報告書,以示證據。不過,法米再諾不接受,雙方僵持不下,議會頓時吵翻天,議長數次要求雙方坐下也不果,甚至站起來喝令。
議長訓話朝野,指行政議員必須回答州議員提問,因為州議員有權提問,但作為反對黨議員,也不應該挑釁。

除了淤泥成為朝野口舌戰的導火線外,反對黨議員也就水產養殖業課題,和法米再諾“開戰”。事緣反對黨領袖莫哈末弗茲針對法米再諾指檳州有227名水產養殖業者,進一步詢問有關這些業者的種族比例時,引起法米再諾不滿,斥責對方為何一定要有種族之分,並指這樣會導致檳州人民分裂。
法米更指對方是要促進養殖業,還是要挑釁(provoke)?
這引起反對黨議員如本南地州議員祖基菲峇卡等不滿,紛紛站起來促法米再諾回答議員問題就好,不要一直挑釁。
檳稻田面積已減少
法米再諾指出,檳州稻田面積已從2020年的1萬2782公頃,減少到目前1萬2105公頃,促請稻田地主勿再輕易變賣田地。
“檳州的稻田地分布在4個縣屬,其中威北有8144公頃、威中2398公頃、威南1267公頃,以及西南縣295公頃。”
他說,檳州當今的稻田地,前首相敦阿都拉居功不少,後者任相期間致力於改造土地為稻田地,以及修複水道等。
他也說,一些村民將原本的農業田地的土地用途,轉為工業地或拿來進行屋業,這個問題尤其在峇東埔一帶相當嚴重。
他指出,檳州政府已準備很多撥款,可以幫助農民們改善田地的排水係統,並增加農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