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3日訊)檳州旅遊及創意委員會主席黃漢偉說,增加班機、入境櫃台隻開放5個,以及落實電子入境卡而外國訪客並沒獲得事先通知,是導致檳城國際機場昨日出現“擠沙丁魚”情況的3大原因!
他指出,我國在12月1日毫無通知下,“突然”落實電子入境卡(Malaysia Digital Arrival Card,簡稱MDAC),航空公司緊急通知各地機場的櫃台有關新政策。
他說,根據航空公司說法,航空公司是在12月1日淩晨1點,在群組獲悉上述新措施,航空公司根本無法來得及通知本身的乘客。



他今日接受《中國報》電訪時,這麼說。
不過,他指出,根據他向航空公司了解,今日從檳城國際機場的入境情況一切順暢,而且流量也正常。
他也指出,其實2個星期前,檳城國際機場已經出現“滿座”的情況,而他也已經向內政部長反映了。
根據馬來西亞移民局星期五(1日)在面子書發布的資訊,2023年12月1日起,所有外國旅客在抵達馬來西亞之前,須填寫電子入境卡。
旅客可以在抵達馬來西亞前的3天內,上網填寫並提交電子入境卡,網址是https://imigresen-online.imi.gov.my/mdac/main。
不過,有3類人士不需要提交入境卡,包括在新加坡過境或轉機且無需經過出入境檢查的人士、馬來西亞永久居民和馬來西亞自動通關係統(MACS)持有者。
另一方面,本報今早到檳城國際機場了解情況時,發現並沒有出現如昨日般的擁擠情況,所有入境者都很順利及快速入境。


遊客周日入境沒面對問題
在週日(3日)早上至下午時段入境我國的外國遊客在受訪時,皆指沒有面對大排長龍的情況,大概在10至20分鍾就順利辦理好手續。

來自美國的露西(24歲)指出,她是持著工作準證,從印尼前來檳城工作,抵達機場後很快就出境。

她說,之前她曾來過檳城,當時在移民局櫃台排隊約半小時辦理手續,由於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她下了飛機後快步走,成為首個抵達移民局櫃台的人。
“我是沒有排隊,但可能後面的人就需要排隊了。”
遊客隻等不到10分鍾
在早上時段入境,來自印尼的艾麗卡指出,她排在3個人的後面,但也隻用不到10分鍾的時間,就已完成入境手續,並沒有等待太久。

她指出,她在前來我國之前,已經得知我國在12月1日開始落實需填寫數碼入境卡的措施,因此一早已經處理好,並沒有面對任何問題。
”可能周六是因為很多人不了解這個措施,才會導致排長龍的情況。“
在下午抵達檳國際機場,來自葡萄牙的遊客賈士帕及麗答(皆為26歲)呼說,她們大約排隊20分鍾即入境,尚可接受。
來自印尼棉蘭的瑪莉多(24歲),目前在檳城工廠任職操作員,她說,入境時她大約排隊20分鍾即順利完成所需手續。
“人潮也蠻多,但不會等太久。”

另一名來自印尼的遊客則指,他隻等5分鍾就完成護照蓋章入境,相當有效率。
導遊:入境順利
在下午時間從檳國際機場入境,來自檳城的周麗咪(60歲,導遊兼領隊)說,她入境時相當順利,沒有遇到如周六般的“擠沙丁魚”情況。
她從台灣回國,無論是馬來西亞人或外國遊客入境,都相當順利,沒有擁擠情況。
不過,周麗咪上個月尾,從台灣回國時,確實也遇到相當擁擠的情況,人潮堵塞,寸步難移,當局隻好讓扶手梯停止運作。

“一些大馬人也無法穿越人群,去使用自動通關閘門,也怕被人誤以為要插隊,只能無奈一起擠在長龍中。”
她說,當時也缺乏工作人員指引,讓大馬人排成另外一隊,因此才會有上述情況。
周日有17航班抵檳
周日(3日)有17個航班抵達檳國際機場,截至下午2時許,並沒有發生任何問題。

根據機場的資訊,早上9時至12時之間,約有8趟國際航班抵達檳城機場,但在機場降落後大概20分鍾內,就有外國遊客從機場走出來,就如從亞齊抵達的班機是在10時50分降落,在11時10分,就已有人走出機場。


檳城國際機場高級經理莫哈末納金說,發生機場擠沙丁魚事件後,機場員工已提高警惕,應對可能發生的緊急變化。
另一方面,據了解檳州移民局局長莎依諾正搭飛機飛往布城,相信與檳機場發生擠沙丁魚事件有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