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0日訊)馬華檳州副主席兼峇眼區會主席陳詮峰指出,大馬是多元種族的國家,若強製規定民眾到政府部門辦事須使用馬來文溝通,這對非馬來人來說,尤其是受教育不高的華印裔太為難。
他認同馬來文是國家官方語言,但也要考慮到人民,尤其自從首相安華規定致函政府部門須使用馬來文,否則一律“退函”後,一些政府公務員也跟著拿雞毛當令箭,引發了最近兩宗發生在移民局和陸路交通局,華裔民眾遭官員無理刁難的事件,內政部長賽夫丁甚至為官員護航,強調處理政府公務使用馬來文是不能妥協。
有關發生在移民局的案件是在柔佛,一名持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身分的單親媽媽,攜女兒到城市轉型中心更新護照,卻因不諳馬來文且口操英文,而被態度欠佳的櫃台人員刻意刁難,甚至以母女兩人身為大馬人卻不會馬來文,要她們考慮當新加坡公民。
至於陸路交通局的案件則發生在馬六甲,一名華裔婦女陪新加坡籍丈夫到該局更新駕照,丈夫卻被櫃台服務員要求以馬來文交談,兩人“雞同鴨講”,最後妻子幫忙解圍。

陳詮峰今日出席該區會在北海成功閣居協會所前主辦的“免費健康檢查”流動服務時,這麼說。
他坦言,上述兩宗案件的發生都是不爭的事實,馬來文是官方語言,推廣國語並沒有錯,但若把推廣、鼓勵變成強硬規定,最終將讓人民受苦。
“需要認清的是,不少年長的華印裔,教育程度並不高,況且現在也有很多輟學生,若他們去政府部門辦事,面對上述情況時,該怎麼辦?”
他說,以前在國陣年代,一些華印裔公務員會從旁協助不諳馬來文的華印裔民眾,現在若強製規定處理公務須用馬來文溝通,他們將求助無門。
他呼籲行動黨內的華裔內閣部長,出面解決,不要隻是靜靜,同時也敦促內長賽夫丁詳細參閱聯邦憲法。
“根據憲法152(1)條款(a)及(b)闡明,’沒有任何人可以被禁止或阻止教授或學習其母語’,以及’沒有任何條款可以破壞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維護與維持任何族群使用或教學母語的權利’。”
因此,他希望團結政府能體現人性化施政,而非冷對待人民,更何況我國獨立如今,多元文化向來是馬來西亞的特色與賣點,讓我們可以自豪的向外國展現,大馬是一個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國家,各族人民和諧共處,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