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9日訊)有感於“打出來”的書寫係統,才能讓語言流傳下去,檳城福建話網絡詞典創建人戴日光,10年前創建本身設計的書寫係統,希望將其母語,即檳城福建話,一代傳一代。
現年58歲戴日光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身處科技發展時代,創建檳城福建話的書寫係統,讓人們能夠以福建話來進行書面溝通,才不至於讓該語言逐漸被淡忘。


他自2003年起就開通個人網站PENANG TRAVEL TIPS,又於2013年創建檳城福建話網絡詞典、YouTube“Learn Penang Hokkien”及同名面子書群組。
該面子書群組聚集約1萬8000名來自各地的福建話使用者,共商宜收入詞典的福建話書寫係統。
戴日光說,檳城福建話日常用詞僅在1000字左右,如今其編製的詞典(https://www.timothytye.com/dictionary)中至今已收錄6000多字,若遇到合適的字還會持續增加。
他也說,創建該詞典旨,也可為大馬各族,甚至國外有意學習福建話的人們,提供更簡單易懂的學習渠道。
“該係統采用漢語拚音及四聲寫法,即陰陽上去,方便人們理解及學習福建話讀音,且每個字的聲調是以1、2、3、4來區分的。”


戴日光在研究中發現福建話單詞在組詞時,原單詞讀音會發生轉變,而少數原音為去聲的單詞組詞後仍可以保持原音,為方便辨別,他自創33書寫係統如,“請問”福建話讀音,為chnia1 mui33來區分。”
福建話網紅也來請教
戴日光開辦“Train the Trainers”計劃,通過WhatsApp群組發放課業及資料,共20堂課,並可一對一進行詢問及互動。
他強調,收生條件為學生須在完成課程後,將福建話傳授給他人。
他指出,該計劃才成立不久,已有50人參與,但這是個持續性計劃,並無人數限製。
戴日光因創建福建話詞典獲關注,在更早之前,以檳城福建話為主要媒介的網紅,如“wabikong挖金”及“Jing Jing妗妗”,也會不時向他請教,一些福建話的發音。

大馬福建話分兩類
戴日光說,福建話是一門雙層語言即分口語及寫作語言。
他說,1930年,中文未出現前,人們皆用方言交流,且有方言書寫係統,能夠降低雙方交流難度,讓不同方言的使用者皆可理解對方意思。
但極少部分人能夠懂得書寫係統,因此並不普及,且中文統一方言後,更是替代方言書寫係統成為主要的口語及書面溝通的語言。
他指出,大馬福建話可分兩類,即北馬地區(自玻璃市至太平地區),統稱為檳城福建話,及南馬地區(森美蘭、柔佛州屬等)福建話。
“早期逃難至大馬的中國人,多數為福建省份人民,北馬地區多為來自漳州人士而南馬地區多為來自泉州,導致大馬福建話之間存在區別,無法以檳城福建話來統稱大馬各地區的福建話。”

2003年開設本身的網站
戴日光從1998年開始,在外資工廠擔任營銷傳播經理,在任期間,就在2003年開設本身的網站。
在2007年,該工廠把營銷傳播部門關閉,於是,他就此決定,不再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專注於經營本身的網站及YouTube頻道。
“當時已經營網站4年,我發現也可以從網站賺到一些收入,於是決定選擇在家工作。”
他說,他本人並不愛旅行,但喜愛研究道路,他會把握出國的日子,拍攝街道照片,並加入街道的名稱、簡介等,讓人了解一些國家的街道。
“我數年前到訪新加坡時,也是用了大半天在走路拍照,再搜尋網絡資料等,收錄在我的網站。”
他說,其網站收錄檳城1600多條道路的照片及介紹,99%照片是他所拍攝,此外其網站也涵吉隆坡、柔佛、新加坡、英國等國家及地區的街道。
專訪:陳海恩 攝影:楊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