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檳城人最怕什麽?
當然是,又再次聽到北海河底水管爆裂的消息。
看到河面又如噴泉般湧起滾滾浪花,就會擔心家裏的水龍頭突然流不出一滴水源。更怕的是,在最需要趕緊找水桶存水時刻,自己人卻在外,趕回家時,口水龍頭已經流不出半滴水。
然後,又是一輪一惡夢。
不是到親戚家找水洗澡,就是拿著水桶到處撲水,苦等政府單位或義消陣的水槽車,到自己的居家範圍內派水。
更糟的情況是,如果你住在舊式人民組屋,沒升降機又沒有完美且足以供應水源給所有居民的大水槽,就如公巴人民組屋般,你就得提著水桶從樓上走樓梯下低層,再從低層走樓梯把水“運”上樓。
如此般一天內來來回回數次,若兩個月內連續3次,而且是超過48小時的斷水日子,你也會深刻感受到,這簡單是一場夢魘。
公巴居民面對記者時,就這樣感歎說;“我們真的很累,沒有力,感到越來越受折磨……”
身為人民,我們當然能了解,北海河底水管再次爆裂,屬天災意外。
我們也可以了解,河底水管一再爆裂,說明水管陳舊程序似乎已到了“不堪一擊”,必須像州政府領袖所說般,須進行維修, 才能保持水供的穩定性。
我們同樣了解,河底水管爆裂後,檳供水機構職員一樣在付出,日以持夜地進行搶修。
但對於“重災區”的居民來說,當一而再,再而三經曆斷水遭遇與撲水的辛勞,也會產生疑問,為何水管這邊修了,那邊又破?究竟有沒有一勞永逸方法解決?
再體恤的人民,若日常生活一直面對斷水的苦惱,也會有失去耐性與包容的一天。
在政府無法完全解決,北海河底水管水管破裂而一直出現的斷水問題時,或許,給予檳州人民水費回扣,是一個安撫與平息重災區民眾怒火的選擇。
否則,會有更多議員如阿茲魯般,到斷水區了解水槽車派水的情況,卻被失去耐性的民眾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