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2日訊)前檳州第二副首長拉馬沙米說,《馬來西亞記者道德守則》無法解決假新聞傳播的問題,因為假新聞其實經常是源自政治人物等人。
“通過國家官僚機構即新聞局來發放媒體人員許可證的做法,已曝露政府想要壓製媒體的企圖心。”
他強調,不認同政府製定記者道德守則的做法,並表明如今政府已難以代表社會多數利益。

他昨日發文告說,雖然政府指,新版守則是1989年由新聞局(Japen)審查的新版本,但民眾肯定會擔心修訂版的守則會不利於媒體自由。
“政府與其多管閑事的指揮記者應該和不應該做什麽,倒不如將《馬來西亞記者道德守則》的製定或改進工作留給媒體自行處理。
他也說,就連前鄉村與區域發展部副部長西華拉沙也指,政府應把製定這項守則”的工作,交由即將成立的大馬媒體評議會處理。
“這無法反映(政府)清晰理解媒體評議會的角色,並且不應該存在兩份守則,即一份來自政府,另一份則來自獨立的媒體評議會。守則來自媒體評議會,才是唯一合乎邏輯的作法。”
通訊部日前推介新版的《馬來西亞記者倫理守則》,以取代35年前就開始使用的舊版守則,過後,通訊部長法米說,這份守則也將是官方文件,並作為當局頒發或取消媒體證的依據及參考。
不過,該守則推出後馬上引起反彈,新聞工作者和民間組織擔心,政府會使用這項守則和媒體證來牽製媒體的運作,同時擔憂這跟即將成立的媒體評議會的角色有所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