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日訊)原本拒絕搬遷的新港巴刹路邊小販,因檳島市政廳官員同意他們所提出的“Copy and Paste”(複製和粘貼)方案,即將路邊攤位原本位子及大小“複製”至新地點後,今早同意先遷入巴刹後方進行“試營業”。
盡管在搬遷過程出現小混亂,但最終在9時許安排好所有攤位,而大部分小販在當天都沒有營業,一些在搬遷後開始營業的小販也指“沒做到多少生意”。
新港巴刹路邊小販今早仍照舊在路邊開檔擺攤,而檳島市政廳執照小組官員也於6時就到場,提醒小販們要搬遷至巴刹後方,在與數名小販協商並與目前身在吉隆坡的檳島市議員陳順安通電協調後,最終同意讓小販們搬遷後照著原本的擺攤位置做生意,小販們也同意立即搬遷。




根據其中1名官員指出,他們已在巴刹後方畫上攤位格子,也安排小販們根據所售商品的種類擺攤,但小販們建議“Copy and Paste”,將路邊攤位“複製”至巴刹後方,不做任何改變,最終他們同意有關方案,以清空路邊攤檔,以免影響交通。
據了解,小販們提出“Copy and Paste”方案,主要是擔心搬遷後會出現”爭風水位“的情況,若照著原本擺攤的位子及攤位大小來“複製”,對大家都較為公平。



協調所有攤位
負責協調的冷凍食品小販邱先生指出,擺攤的小販每天都不一樣,在週五營業的小販49個攤檔,他們在上午9時許已經協調好所有的攤位,但在週六擺攤的小販有63個攤檔,到時又要重新協調攤位。
賣雞小販龔圳原指出,他在清晨6時許就已根據指示遷入巴刹後方營業,但搬遷後卻發現有關地點沒有排水溝,導致無法排水,他希望當局可以打造排水係統,以免讓水流到地上。

其中1名賣菜小販說,今天(1日)因為要找“風水位”,所以到上午9時許安排好攤位後才開始將蔬菜擺出來,並沒有做到生意。
“既然發生了就接受,但我上下貨是用推車推進來,因此並沒有問題。”
新聞背景
在新港巴刹前方擺檔的105個路邊攤,因被指影響當地交通而被指示搬遷到巴刹後方營業,但遭到小販拒絕。
小販們於去年5月與峇央峇魯區國會議員沉誌勤對話時指出,巴刹後方空間狹窄,而當局在巴刹後方所規劃的攤位格子“縮水”,攤位之間也很擁擠,他們無法上下貨。
當地小販曾於今年初接獲由檳島市政廳開出的罰單後,約20人聚集在沉誌勤服務中心外和平請願,表達不願搬遷的意願。
較後在2月20日,有50名小販也前往光大提呈請願書給檳首長曹觀友,要求首長介入給予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