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羅士打16日訊)盡管吉州行政議員已表明督巴賽橋非“危橋”,哥打士打縣公共工程局仍促請重量超過3噸的重型車輛,暫時避開取道吉打港口督巴賽橋出入。
該局建議重型車輛,如羅厘,可改用其他的替代道路前往目的地。

吉打公共工程、天然資源、水供與水務、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慕尼查卡裏亞昨日否認網上發布督巴賽橋出現龜裂淪為“危橋”的說法,並解釋該裂縫,是長期存在的伸縮縫路面裂縫。
該分局今日在面子書貼文說,當局昨日派員到這座大橋實地調查,發現大橋的瀝青路面出現一些裂縫,底下正好處於伸縮縫(Expansion joint),它的設計是為了適應橋梁結構因炎熱 天氣膨脹和冷天收縮而產生的移動變化。
當局說,目前已在大橋分階段進行提升和修複工作,來延長大橋的壽命期。
當局促請重量超過3噸的羅厘,或重型車輛暫時避開這座大橋,改用其他替代道路前往目的地。
日前,有網友拍攝到該橋上路面出現一道裂痕的照片,並分享在面子書而導致人心惶惶。
甚至有人質疑是因有重型交通工具司機不聽從禁令,為貪方便而繼續使用該橋以跨海到對岸,導致橋身不堪負荷而出現疑是隨時會發生“斷橋”的危機。
建在海拔約30公尺高的督巴賽跨海大橋建於70年代,是銜接古邦洛丹和吉打港口兩岸的高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