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北馬 > 槟岛

违例

公民意识

循环

褒贬不一

灌输

文 文 文

今日北马头条︱“别人丢我屋前算我账?” 垃圾分类,满脑问号

(槟城28日讯)对於今年7月起没垃圾分类者将面对罚款最高2000令吉一事,民众,更有受访民众坦言,对“源头垃圾分类”完全没有概念,并抛出疑问,“若有人在我住家前的垃圾桶乱丢垃圾,我会接罚单吗?”

槟州地方政府及城乡规划委员会主席方美铼日前宣布,今年7月1日开始将重启6年前的源头加强垃圾分类政策,并正式执法。若执法员发现有人没有将垃圾分类,将开出最高500令吉罚单,若控上法庭,则面对最高2000令吉罚款,或监禁最高1年,或两者兼施。

对此,本报记者抽样访问8民众,受访者中,有者表示被迫接受以避免受罚,有些认为政府加强宣导工作以下一代环保意识。

峇都兰樟社区发展委员会会所,鼓励民众参与垃圾回收,多年来有关活动获得居民积极响应。
郭达发。

受访的民众郭达发坦言,他对这项最新宣布感到无言。

“我知道的是,主要将可及不能的垃圾分开丢弃,但万一有外人在我住家前的垃圾桶内丢垃圾包,里头却没有垃圾分类,执法人员要如何鉴定是屋主没有垃圾分类?屋主会不会无端端接到罚单
?”

陈小姐。

健康早餐店主陈小姐受访时,同样指对政府即重启源头加强垃圾分类政策,而民众将被警告或罚款一事感到疑惑。

“时间太仓促,加上长期以来,民众对垃圾分类的处理方式较为随性,主要确保乾净即可,尤其对大多数在家的老年人,难以教导他们最新的垃圾分类有处理方式。”

目前一些民众对垃圾分类的处理方式较为随性,包括将无法循环处理的垃圾与废弃的旧摩哆及轮胎放在一起。

因此,她希望政府应加强在小学阶段小孩环保教育,以及在校园推动垃圾分类活动,因为环保意识应从小培养。

她建议,为免让民众混淆,政府应在社区增设垃圾分类站,或提供更多的环保垃圾桶,除了减少民众对源头垃圾分类的疑惑,更能鼓励民众参与保护环境的

王慧玲:现在学来得及吗?

王慧玲。

水果商王慧玲(32岁)接受记者访问时,也反问,“现从现在开始学习如何分类垃圾,不知道还来得及吗?”

她希望政府,不要只意味指示人民必须这般或那般做,而是应该举办更多环保及爱护环境的运动,民众对大自然保护的意识,也教育民众如何轻松处理日常垃圾分类的工作。

另一方面,本报摄影记者到多个高楼及住宅区拍摄照片时,发现一些地区设立的垃圾分类区依旧完好,民众会依旧不同类别垃圾丢垃圾,但一些地区的垃圾桶却是垃圾乱丢一通。

菜贩:数年前实施效果差

打枪埔亚依淡花园组屋设有垃圾回收站,为当地居民提供垃圾分类的便利。

蔬菜摊贩陈先生(63岁)说,他没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也不赞成这项政策的实施。

“数年前有关当局在巴刹尝试过,但效果不佳;该垃圾桶就设立在蔬菜摊位附近,所发出的阵阵恶臭味,让民众却步。”

他认为,当局若有意重新落实该措施,应善加考量垃圾桶的摆放处,以免影响市容及商家。

从今年7月1日开始“源头垃圾分类政策”,违例者将面对最高500令吉罚单,若被控上法庭,将面对最高2000令吉罚款,或监禁最高1年,或两者兼施。
民众建议为免让民众混淆,政府应在社区增设垃圾分类站,或提供更多的环保垃圾桶。

饮料摊贩郭仪(61岁)则说,他对这项措施保持中立。

“其实政府的要求,我们都是跟随罢了;也没有讲赞成还是反对。”

他认为,既然政府决定了,就需要有决心,否则说易行难,最后容易不了了之。

目前校园或高楼范围都会设立垃圾分类,让学生与居民根据垃圾分类要概念丢垃圾。

“我觉得,有关当局在实施方面要有针对性,像是我们商家要如何去配合,也应该给出更具体的方案。”

询及违法者将被罚款一事,他对当局将如何鉴定民众是否违法,感到好奇。

另,他说,除了垃圾分类,政府亦要更积极关注其他民生课题,帮助百姓生计。

管制令后,导致一些民众已忘记了在丢弃垃圾前,应先进行垃圾分类工作。

环保又赚钱 也有人认同

也有受访者认同,政府重启源头加强垃圾分类政策!

王淑珍。

海味摊贩王淑珍(60岁)受访者说,她赞成这项政策重新落实。

“我平时在家里和摊位,就有分类垃圾的习惯,也会收集纸皮等再物品,拿去卖钱。”

霹雳路86座组屋管理层的垃圾回收站,备有3大种类垃圾桶,如瓶罐类丶纸张类及塑胶类,使到居民更加容易进行“源头垃圾分类”。

她指,这么做既能赚取些零头,又可以环保,一举两得。

她认为,具体要落实到挨家挨户并不容易,希望有关当局在这方面能展现一定魄力。

基本上,组屋及公寓住宅,将安排至少1个或更多大型垃圾桶,主要让民众将垃圾进行分类。

肉干摊贩张筕尧(40岁)说,本身平常有分类垃圾的习惯;而相关措施在实行初期,若有给予过渡期,相信会更有成效。

“比方说,增加可垃圾桶的数量,加强宣导工作;或是在刚实行时,委派人手“站岗”垃圾收集处,确保民众妥善分类等。”

他说,垃圾分类要落实到位,就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而是要在人力财力上,进行一定投资。

戴克伦。

面包烘焙师戴克伦(28岁)说,他会配合政府的号召,不仅以身作则,也会带头鼓励家人认真看待“源头垃圾分类”工作。

报导:黄嘉禾丶谭永亮
摄影:杨瑞荣丶黄嘉禾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违例

公民意识

循环

褒贬不一

灌输

相关文章

公益微电影《循环》 17日线上线下播映

【辣死你吗】罗健杰:承诺和初衷在哪里?

【辣死你吗】 陈佩欣: 提升公民意识

卫生局发7罚单 香烟价比最低价还低 烟盒没印上警告图片

消费RM10才能买2包1KG食油 商家遭扣查 187食油充公!

◤新冠肺炎◢ 警方爬高壁揭发 木板厂违例开工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