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0日讯)随着内阁批准槟城轻快铁计划,受委负责此计划的捷运公司已公布路线图后,多年来反对兴建轻快铁的前槟岛市议员林马惠,对中央政府及州政府提出8个疑问,希望政府展开公开对话会,做出解释。
林马惠也是槟城论坛成员,他过去多年一直建议州政府,以更实惠的无轨电车(ART)或快速巴士系统(BRT)替代轻快铁计划。
“中央及州政府,要向纳税人解释,当有更好、更便宜及更快捷的替代公共交通时,为何还选择造成财政及环境负担的轻快铁?”

他今日在国民醒觉运动会所出席记者会时,这么说。
他的提问包括造价、建设时间及影响、营运及维修费、适用及涵盖区域、乘客量适用性、预计乘客量及财务可行性、预计的财务结果,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分析。
他说,兴建轻快铁为每公里3亿6000万令吉,比起每公里造价3800万令吉的ART及BRT,贵了近10倍;营运及维修费用也高出3倍。
“兴建轻快铁比兴建ART及BRT需要近5至6倍长时间,会影响交通,而且ART及BRT也更灵活并可涵盖更多地方,可根据需求更改路线。”
他也以吉隆坡的轻快铁及单轨火车作为比较,指格拉那再也线(Kelana Jaya
Line)及单轨火车(monorail)在运作25年后,仍无法达到预期的乘客量,他认为槟城轻快铁的乘客量可能被高估,应该避免出现像吉隆坡的情况。
“以槟城人口来看,ART及BRT的乘客量已经足够,ART可载送300人而轻快铁则是500人,我们不需要那么高的载客量。”
不需要昂贵的“玩具”
林马惠指出,根据槟城轻快铁计划预计情况,若根据票价结果及乘客量估计,高营运成本及比预期低的乘客量,或导致出现赤字,若加上支付利息,赤字可能高达5亿令吉。
他也补充,兴建公共交通并非是要有盈利,若能达到收支平衡是最好,就算有一些亏损,政府也可以补贴,但却不需要破坏环境及昂贵的“玩具”。
他也说,根据财务分析,参与这项计划的承包商有很大的财务收益潜力,引起对路线及成本的质疑,而根据报章报导,金务大(Gamuda)公司将从中获得50亿至60亿令吉的收入。
他也说,他曾于曹观友担任槟首长初期,针对轻快铁计划询问对方,岂料对方却回应“你自己去问Gamuda”。
出席者包括国民醒觉运动主席阿尼尔,及槟州地方政府前总工程师林天廷等。
吉隆坡轻快铁的每日乘客量
乘客量 | 格拉那再也线(Kelana Jaya Line) | 安邦线(Ampang Line) | 单轨火车(KL Monorial) |
预计(1999年) | 36万 | 17万 | 8万5900 |
实际(2024年) | 2万8000 | 14万8000 | 5万3000 |
相差 | (15万2000) | (2万2000) | (3万2900) |
槟城轻快铁的预计乘客量及盈利
预计每年的乘客量 | 每天乘客量 | 车票收入(令吉) | 营运及维修费用(令吉) | 盈利或亏损(令吉) |
4200万(不可能的数据) | 11万5000 | 1亿6800万 | 2亿 | 3200万 |
800万(比较现实的数据) | 2万2000 | 3200万 | 2亿 | 1亿6800万 |
500万(乐观数据) | 1万3600 | 2000万 | 2亿 | 1亿80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