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3日訊)理大文化藝術節“鄉”昨晚圓滿落幕,吸引近2000位校內外的學生及公眾參與。


活動當晚聚集了琳琅滿目的攤位,有近十餘輛餐車及攤格售賣各式各樣的熟食。同時配合本次主題,遊戲亦設立了不少鄉間傳統遊戲,如跳格子丶自製扭蛋機丶風車工作坊丶及各式桌遊。
在展覽區方面,則展示了各族傳統房屋丶與主題相關的帆布環保袋,T恤等等一系列周邊產品。
理大文化藝術節“由理大中華文化藝術坊主辦,昨晚在理大總校大操場進行,《中國報》也是該活動的媒體夥伴。

當晚的“絢鄉之夜”表演,除了有大馬創作歌手趙潔瑩前來助陣,場上還彙集了許多具有民間傳統色彩的演出,其中就有來自檳城潮藝館的木偶戲表演丶華樂齊奏丶本土民族舞蹈;同時,還有理大遊子吟的精彩演唱。
理大文化藝術節2024籌委會主席周蘇𫍽希望借助此活動,讓新生代更了解鄉村文化,與喚起城市人對鄉村生活的思念情懷。
“我們也希望,藉此活動提高學生們的文化藝術鑒賞能力,讓各族之間珍惜,及愛護彼此文化。”
理大校長代表安努亞哈欣形容,上述活動是理大生展示才華,和積累經驗的良好平台,並鼓勵學生們把握機會,積極參與類似活動。


其他出席者,尚有武吉丁雅區州議員魏曉隆丶理大媒體與公共關係中心副總監兼理大中華文化藝術坊顧問陳友和,及第十一屆理大中華文化藝術坊主席黃冠升。
曹觀友:曆久文化促進團結
曹觀友說,曆史遺產丶文化及藝術不僅是一座城市的無價之寶,更能促進人民和諧與團結。
他說,通過對州內遺產的保存,能夠很好地把各族的生活情景及古跡建築保留下來,讓後輩能夠在充滿“馬來西亞”的文化熏陶中長大,並以馬來西亞人的身份而自豪。
“文化丶藝術及遺產對檳州而言非常重要,州政府也會更加關注有關方面的可持續性發展,以讓檳州得以保留下這些珍貴的軟實力予後輩。”
他也說,喬治市以其多樣化的生活足跡及建築遺產,所創造出的卓越人文價值,而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區。
“這些來自曆史與文化的遺留,讓檳州在這一領域更顯多元及多姿多彩,而保存這些多元文化傳承,把馬來社會丶華社丶印裔社會甚至是娘惹文化傳承下去,正是檳州獨特之所在。”
“身為首長,我也希望通過對文化丶藝術及曆史遺產的推動,打造更知性及愛國的社會,並將這種精神傳承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