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威省

水災

陳潤輝

山腳鎮

阿兒瑪滯洪池

文 文 文

阿兒瑪滯洪池修改出水口 陳潤輝:改善山腳鎮水患

(大山腳14日訊)大雨上周六(11日)導致一帶發生,作為“威省之最”大容量將修改出水口,減緩洪水排至下遊速度及提高該池蓄水容量,從而達到更佳治水效率。

威省市議員今日巡視該池時說,當天降雨量達116.5毫米,但有著8萬9000立方米容量的滯洪池,僅蓄水70%,還有30%空間未用,很是可惜。

“我們會加大出水口閥門面積,減少洪水排走速度以提高滯洪容量及控制洪水,這點非常重要。”

他指出,該池自去年2月7日啟用後,至今經曆過3次超級大雨“考驗”,然而每次視察發現,該池還沒發揮最大滯洪功效。

“去年11月1日下起大雨降雨量達124.5毫米,池水未滿,我建議把出水口(面積9平方呎)縮小;今年4月27日下起大雨降雨量達98.5毫米,池水水位就有所提高至3.1公尺;不過,該池最大負擔容量是4.2公尺。”


他說,當時他再建議檳州水利灌溉局,對該池出水口,使用可供調整閥門以控制滯洪容量,無需進行水泥方面施工。

“本月11日下大雨降雨量達116.5毫米,然而該池卻還有2萬3000立方米空間沒使用。”

他補充,凡是超過60毫米雨量都屬非常大雨量,且連續下超過2小時就足以引發突發風險。

其他出席者包括,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的助理兼茵碧安再也社管會主席黃坤成、人力資源部長兼大山腳國會議員沈誌強的選區助理曾鼎開,及威省市議員黃偉良。

眾人視察阿兒瑪滯洪池的操作情況,左起為黃坤成、陳潤輝、黃偉良及曾鼎開。
阿兒瑪滯洪池將修改出水口(下方),減緩洪水排至下遊速度及提高蓄水容量,上方長方形出水口可供池水滿後溢流。
阿兒瑪滯洪池水位最大負擔容量可達4.2公尺,右起為陳潤輝、黃偉良、曾鼎開及黃坤成。
阿兒瑪滯洪池是威省最大的滯洪池,有著8萬9000立方米的容量。
一處已停工的非法挖泥荒地,泥水流失至溝渠,是其中一個導致水災時驚現“黃泥水”的現象。(截圖自陳潤輝航拍視頻)

3因素導致黃泥水現象

指出,3大因素導致下遊的一帶,在5月11日(周六)下大雨導致出現“黃泥水”現象,分別是降雨量大、發展工地沉澱池疑破裂、已停工非法挖泥荒地泥水流失所致。


(航拍視頻由提供)

“在加沙英達和阿兒瑪麗雅之間有一個已獲批準圖測的發展地,所正在進行的土地工程,其所按照規定設立的工地沉澱池,疑出現破裂導致流失至溝渠。”

土地工程所按照規定設立的工地沉澱池,疑出現破裂導致流失至溝渠。(陳潤輝提供)

他說,威省市政廳隔日(12日)就前往視察並發現該問題,發出停工令要求做好沉澱池方可複工。

“此外,上遊一塊土地早前發生非法挖泥活動後留下的黃泥荒地,市政廳雖有築起泥壁阻擋泥水流失,但疑泥壁已破裂,導致大雨將泥土衝刷至溝渠,再排至下遊。”

他補充,該非法活動已停工多時,唯市政廳至今仍無法尋獲地主。

阿兒瑪滯洪池修改出水口 :改善水患">

高興
高興
9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0
悲傷
悲傷
2
關懷
關懷
0

水災

陳潤輝

山腳鎮

阿兒瑪滯洪池

相關文章

吉華華中逢雨或成災 官員承諾先清理砂石緩解

威省市廳巴刹飲食中心 陳潤輝:攤租調漲10%至30%

教長:修複沙砂受災學校費用大 無法如期開課可線上教學

首相撥吉1300萬災後撥款 諾裏占:ICU正敲定修複工程

半島大水災|吉政府撥出350萬 每戶災民可獲500

峇央峇魯又一雨成災 林瑞木促州政府沈誌勤解決!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