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9日訊)檳城消費人協會透露,該會無法在大馬半島數個地點找到蜜蜂,同時,許多傳統養蜂人也承認,大馬蜜蜂族群失去生存所需的食物資源,數量正在急速下降。
該會教育組高級主任蘇巴勞說,化學農藥丶合成肥料丶轉基因農作物和氣候變化,是蜜蜂趨向滅絕的肇因,另一個原因是我國土地發展,令蜜蜂棲息地遭受嚴重破壞。
“象征高效或勤勞的蜜蜂逐漸消失,令人感到悲傷恐懼。”

他今日發文告說,專家推測,一旦地球蜂群徹底滅絕,人類活不過4年。因為蜜蜂是植物授粉的妙手,沒有蜜蜂,果樹就不能開花結果。
“世界80%的糧食供應需依賴蜜蜂。人類所消費的100種主要作物,有70種靠蜜蜂授粉,並為世界提供90%營養。”
他說,蜜蜂已被列為“瀕臨滅絕”的物種,估計對蜜蜂的破壞已增加了42%。蜜蜂出現災難的原因,是出外采蜜的工蜂,成群結隊的消失了。
“工蜂迷路和有去無回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為化學農藥和人造肥料,幹擾蜜蜂的神經係統,削弱蜜蜂的記憶能力。令它們忘記回家的路,到處亂飛,以至死亡。”
因此,他呼籲民眾,不要用化學農藥和合成肥料種植果蔬,花朵和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