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幾個地區治安不靖,搶劫、掠奪、偷竊頻發,民眾應當高度警惕,鎖好家門、安裝電眼盯防,外出回家都要注意四周安全,免被匪徒在後跟蹤。
本月8日,高巴三萬瓜柏拉胡一間民宅發生入室搶劫,一名身障受害者在被匪徒捆綁、以布和貼紙塞嘴時被致死;本月12日,馬章武莫花園雞販攤小販被搶被砍,不久後便搶劫山腳鎮加沙英達數名外地遊客,當中也有人被砍受傷入院。
本月15日,雙溪裏武一帶發生警察追偷車賊,賊徒疑似落網,警車車頭前方部分受損;本月16日,山腳鎮蓮花超市對面賣椰水攤位被匪徒搶劫。
罪案猖獗彰顯了警力不足,如果警察每時每刻都在各地路上巡邏,就能迅速對案件作出反應,布下天羅地網逮捕嫌犯。
上述5宗案件之中,有3宗是在這個坐擁逾5萬名選民、晉身檳州第二多人口的馬章武莫州選區內發生,如此大的地區隻有一間警局在“苦撐”,申請增建阿兒瑪警局的訴求,至今遲遲沒下文。
如果沒有撥款建警局,那政府和警方就必須設法用現有資源提升打擊罪案的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警民合作”。
不過,試問該選區的看官們,是否叫得出警局警長、警探或警區主任的名字?若答案是否定的,那這就表示地方上的警民合作關係不強,警察和人民有距離,大家互不相識,情報也難以從民間下情上達給警方。
要有良好的警民合作,就要有良好的“警媒合作”,警方應該積極配合媒體宣傳,主動對案件發言告知搜查進度、宣導罪案防範,因為平民百姓都會透過閱讀新聞,對警方的工作、警官有所認識,對地方上的治安動態也能了如指掌。
試問,如果人民什麼資訊都沒獲得,哪裏發生了罪案?嫌犯逃往何方?大家又要怎樣當警方的耳目?如何防範罪案?如何協助警方找到嫌犯下落提供情報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