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州不少屬於檳島市政廳的小販中心,自從成為了網紅打卡點後,生意火紅到不得了。一些原本就已經屬於檳州人熱點的巴刹,如今生意是“火上加油”,結果遊客顧客超越了本地顧客。
也不懂是不是因為成了網紅小販中心,一些屬於檳島市政廳的小販中心開始“目中無本地客”。曾有一名本地人轉述其朋友跟他的投訴,指檳島某網紅巴刹小販中心的某檔口,因為認為價格有點高,結果反被老板嗆聲“這是遊客來吃的,不是給本地人的”。
同時,近期也被發現,有人成功申請攤位網紅小販中心的攤位後,再轉租出去,間中賺取高達1000令吉至2000令吉。
而剛剛休會的州議會上,亞依淡區州議員黃順祥也拋出了一個問題:在屬於地方政府的小販中心,一盤炒粿條售價高達8令吉,與私人餐館的攤位價格相同;對此,地方政府委員會主席方美錸的解釋也沒有錯,他說地方政府沒有權力也無法管製小販製定的價格。
方美錸也說,消費人可以通知消費人事務和生活成本部。但是消費人事務和生活成本部,有權力對售價8令吉炒果條采取行動嗎?抑或這個部門隻是監督和檢查業者是否有展示食品價格,僅是如此?
此外,黃順祥建議不讓那些高價賣熟食的檳島市政廳小販中心的小販續約。關於這部分,很遺憾的,方美錸並沒有給答案。其實,關於隸屬檳島市政廳的小販中心,檳島市政廳絕對不可能沒有權限吧?小販的執照是由檳島市政廳發出,續約不續約主權在檳島市政廳。
隻是,小販一直都被認為是華基政黨的“票倉”,是大選時期華基政黨各個都想要討好的對象,尤其是支持者多為基層的行動黨,小販更是票源。因此,即便某小販中心屬於地方政府也好,如果該小販中心有問題,執政黨敢得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