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童患罕见遗传病 医费猛增15万 求助外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8岁童患罕见遗传病 医费猛增15万 求助外界

    (大山脚4日讯)8岁华裔女童患罕见遗传性疾病,准备骨髓移植前突被告知医疗费猛增15万令吉,父母措手不及只好对外求助,盼筹医费确保孩子的疗程不被中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来自霹雳怡保的杨子晴,自小被诊断为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表现为溶血性贫血,每个月定期输血是她的治标方案。

    母亲的骨髓被鉴定能移植给女儿子晴,惟准备骨髓移植前却突然被告知医疗费用猛增15万令吉,父母恳求大众捐助让孩子的治疗不中断;右为蔡瑞豪。

    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One Hope Charity)主席拿督蔡瑞豪,今日发文告说,在确认骨髓移植可治疗子晴的病后,母亲进行各项检测确认其骨髓具有百分百配对率,让移植手术成为了她最佳的治本方案。

    “过去一年多,父母及子晴努力为骨髓移植的后续费用作准备,也以为种种挑战总算告一段落,却被告知另一个坏消息,即成本与货币因素夹击下,需要额外15万令吉才能进一步治疗和完成骨髓移植的后续行动。”

    他也说,因长期和定期输血,让子晴的体内累积大量铁蛋白(ferritin),即每毫升血超过6000毫微克,远超过一般常人体内铁蛋白最高数值的每毫升血200至300毫微克。

    母亲杨秀仪(30岁)说,医生告知孩子体内铁蛋白过高不适合做移植手术,出现排斥的机率很高,也会伤害内脏。

    “因此,过去约10个月,子晴每天必须同时进行两种方式降低铁蛋白,一是口服药物,二是晚间特别处理药物后刺入子晴的腹部,输液约8小时至天亮,摘除了再去上学。”

    杨子晴从婴儿时期就开始进出医院接受输血及治疗,只有移植骨髓才能让她健康成长。

    骨髓移植之路不顺遂

    杨秀仪说,孩子的骨髓移植之路走得并不顺遂,但没有埋怨任何一方,最后自己适合捐骨髓给女儿已很幸运。

    “在移植前,子晴除了要定时输血,还要降低铁蛋白和不断尝试新治疗药物和检查。”

    她曾跟子晴解释,包括为何需要定期输血,以及接下来的移植前输药可能会有掉发的副作用,旨在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正面看待事情,希望孩子知道还有很多人一直陪伴着她。

    “我还跟她提起,移植住院休养时要让妈妈回家打扫。孩子笑着说,家里有蜘蛛网也没关系,她出院时便能庆祝万圣节!我也鼓励她赶快好起来,就能为她举办一场生日会。”

    子晴是个可爱懂事的孩子,知道自己身体虚弱,所以没有嚷着父母带她去游玩。

    早前检查发现 胆囊内有结石

    据悉,子晴除了面对体内累积过多铁蛋白的情况外,父母早前为她做身体检测时,还发现她的胆囊内有结石,唯医生告知不会为骨髓移植带来影响,只需日后继续观察。

    原以为一切尘埃落定,院方突告知需要额外15万令吉,才能进一步治疗和完成骨髓移植的后续行动,父母过去一年多努力为骨髓移植的后续费用作准备,已无能为力负担额外的15万令吉,迫使他们再向该基金会求助。

    蔡瑞豪说,子晴的父亲杨凯杰(37岁)从事网卖,主要在购物平台售卖家庭用品,而母亲杨秀仪为家庭主妇,平日忙于照顾孩子,经多次访问和审议,议决协助子晴筹募所需医费。

    家人也同意将筹款活动全权交给该基金会负责,同时代收善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