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向筆者投訴道路路坑多,導致她開車走在路上,總是要東躲西躲它們,但始終還是會不慎誤撞突如其來的路坑,讓她感到痛心又“嚇死寶寶”。
筆者嚐試在每次開車外出時仔細觀察,行車體驗發現本地道路幾乎沒有一條,是100%沒坑洞或無修補路坑痕跡,幾乎每條路都有瑕疵。
有些瑕疵是路面高低不一,道路填補的銜接處不夠一致及平坦,有些路坑填補後等於沒填補,導致轎車行駛經過時依然帶有劇烈震蕩,有的路坑經填補一段時間後,交通工具輾壓下又重新出現破損。
此外是馬路下陷,太深的坑洞還會刮傷轎車底部,還有是路面上突然有高高凸起的鐵蓋,那是地下水道的蓋子,汽車行經該處同樣造成劇烈顛簸。
有些道路放眼望去整條“貼藥膏”,滿是補路的痕跡,這是因為多次開挖道路,處理地下基本設施如電纜水管等所導致,修補道路施工時,如能做得平整平坦則沒問題,但有些藥膏路,卻讓人感覺好像在越野。
路坑及路面瑕疵,看似平常,但它會增加孕婦的焦慮,還會對摩哆騎士帶來生命危險,撞路坑翻倒可能會致命,道路顛簸不平也會導致羅厘車鬥上的砂石掉落在路上,也不利其他運載高端零件或配備貨物的運輸車輛行駛。
由於許多基本設施都埋藏在地底,工程單位無可避免要開挖馬路才能施工,但承包商必須確保修補道路盡力做到平坦,讓道路使用者“無感”通行。
道路瑕疵修補不當是施工功夫不到家,要提升工程承包商的表現和技能,政府不妨試試效仿外國,舉辦有趣的工程賽提升工程承包商的技能。
當然不隻是修補道路方面,任何形式的工程都能辦賽,如外國就會舉辦類似操作泥機、卡車之類賽事,嘉獎工人的工作表現,對工作有成就和歸屬感,從中就能惠及人民,打造更好的市容,有助提升檳州及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