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價格自由浮動後,官家與民間的兩種聲音,就像天與地的距離。
官家說,知道這政策不受歡迎,但為了“救國”依舊必須落實,而政府每年節省40億令吉,就用在公共交通及援助金。
官家也說,這項政策可創造可持續經濟,同時為國民提供更好的基設丶保健和教育體係。
民間的聲音呢?
一:政府給的每月200令吉柴油貼補都不夠“帖”,導致運輸費增,一些吊車業者甚至是每日花數添購柴油的費用,從數百令吉增至千多令吉。
二:五金業者說,因為運輸成本層層漲至少4次,不排除向訂購五金材料的顧客及裝修行業,征收額外運輸費。
一旦落實,可以預見的,在“成本轉嫁”的情況下,建築費丶裝修費也會跟著漲,屋價當然也會漲。
大馬土著五金店業者協會主席莫哈末蘇克裏更放話說,小型的五金業公司,將因為柴油漲價倒閉。
三:蔬菜也因為輸運成本增而漲價。
但在柴油漲價而引發怨氣載道時,又有官家說,隻有貨車影響生活成本才獲柴油補貼。
難道官家,真把每月200令吉當成“牛車輪”般大,還是官家看不到,在柴油價格後,多個領域價格馬上調漲?
很多人都滿腹疑問,官家要打擊走私柴油,怎麽不是加強邊境的執法效率,卻選在如今樣樣物品皆漲的時刻,選擇撤銷柴油補貼?
如果政府要省錢,那麽有沒有以每年總審計司報告揭露的弊端,包括浪費數十萬丶數百萬丶甚至億億聲公款作為前車之鑒,減少年複一年的浪費公款或弊端事件?
單是柴油價格自由浮動,就讓多個行業“驚心膽跳”,普羅大眾看到物價節節上升而搖頭歎息,不敢想像燃油價格也自由浮動的情況。
官家說“救國”,要人民體恤,但當初是誰在前政府一調漲汽油價格,就罵政府搞到民不聊生?
是誰當初大聲告訴人民說,隻要一執政,隔天汽油價格就會跟著降價?
說過的話,必留痕跡,同樣的道理,不理民意的政權,肯定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