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19日讯)吉华S校执行适性扬才的理念,挖掘学生们的才艺,让学生能学习当主播、採访、剪辑、拍摄等,学生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校园採访工作,并将成果发布到社交媒体,是专属于学生的《S校报报看》。
该校校长洪康婷接受访问时指出,当时行动管制期间,因为大量用到网络教学,因此,该校有设立一间视听室,但之后返校上课后,视听室的用处变得不大,接着在举办大汇演时,主持人的提议也让她萌生让学生学习採访新闻幕前幕后的工作。
她说,接着老师开始在学生中物色合适的对象参与,主要依据学生各自的兴趣。
“有些学生是可以的,但可能就没有信心,当老师给予鼓励,他们就会激起兴趣。”
她说,该校从去年开始进行策划,今年3月27日上载了第一则S校报报看的校园新闻。
她指出,一开始是由老师策划主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进行拍摄、採访及剪辑,之后由学生想主题,再由老师批准,学生独立作业佔了80%,另外20%是获得老师协助。

她说,所製作的新闻,都必须是环绕着校园,目前,学生总共製作了8期的新闻,大约每两周一期,每则大约在3分钟内。
她希望,老师之后能彻底放手,让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个採访工作。
她说,每个採访团队由2或3人组成,目前大约有11组的团队,他们也是视听学会的成员。
她指出,老师们希望能发掘更多有才能的学生,因此,每一期的视频都是不同人,接下来相信还会有更多学生加入。
“学生大多是四至六年级,接着他们会朝向三年级物色学生。”

洪康婷指出,参与S校报报看的老师及学生都没有经验,因此他们也曾安排专业主播,让师生去上短期课程,让他们更能掌握担任主播及拍摄技巧。
“该课程会让他们了解到如何在高音及低音时稳定,训练发音及让他们咬词更为清楚。”
她认为,通过採访或被采访,都能让学生学习说话的技巧、训练口才,也能培养自信、自律及责任。

了解内容 更好发挥
参与《S校报报看》的五年级学生廖康智指出,他因为有兴趣当主播,因此加入了视听学会。
询及在担任主播时有没有面对困难,廖康智指出,当时有幼儿园家长及学生来该校交流,因为要背主播稿让他觉得困难,但当熟悉了内容后,就能更好发挥。
他坦言,拍摄时进场时会较为困难,当时还需要重複拍摄。
尤心恬:校园停电 被点名报导
今年四年级的学生尤心恬曾因为学校突然停电,而被老师点名进行一个特别报导,因为临场发挥,因此她感觉特别紧张。
她说,当时因为临时要拍摄,因此就由老师拍摄,而她则担任主播,接着再由老师剪辑,因为是时效性,因此需在隔天或2天就上载至社交媒体了。
她笑言,原本以为加入拍摄是不必带手机,但之后才晓得每逢週二要带手机,但上课期间手机是由老师收藏,需要时才交还。

担任主播更有自信
五年级的潘沁萱曾参与拍摄、担任主播及剪辑,她说他因为喜欢记录生活,同时担任主播也是想让她更加有自信。
她说,原本以为这个过程会很难,但没想到她觉得轻鬆,同时也很享受这个体验。
她指出,她在拍摄时,有时会面临构图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更注意受访者的面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