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1日訊)草叢內發現屍體,屍體上有木棍所造成的傷痕,但現場有2支木棍,猜猜看哪支木棍才是凶器?
擁有超過10年經驗,目前任職於雙溪毛糯醫院的法醫陳然致,今早來到公民一校,與學生們分享法醫的工作。
他分享曾經發生的上述謀殺案,並圖文並茂解釋說,根據合理推測,周圍長滿雜草的木棍不會是凶器,反而是壓著雜草的木棍才可能是凶器,因為凶手使用木棍後隨手一丟,就會將雜草壓在下面。


他說,法醫工作除了是日常的解剖屍體之外,也必須24小時隨時待命,隨時都要到桉發現場搜證,他本身就曾到謀殺桉、車禍及監獄等,在桉發現場進行搜證工作,觀察環境來找出真相。
他也分享,曾抵達一個車禍的案發現場,發現車鏡及屍體上都有小孔,原本警方懷疑是槍殺案,但在經過現場調查後,才發現是轎車的安全氣囊彈出來後,小零件也跟著彈出來,將司機致死。
他在回憶起首次解剖屍體的情況,有關屍體是交通意外,頭骨爆裂腦出血而去世,他在2小時多的解剖過程中用盡體力及腦力,因此在完成工作後隻感覺到很累,胃口反而更好。
“我是用很專業的角度來看待工作,因此並不會有噁心或吃不下的感覺。”
曾在俄羅斯就讀醫科的陳然致,畢業後曾擔任外科醫生、腦神經外科及任職急診部,但後來因為本身喜歡追根究底的性格,因此後來轉當法醫。
在分享會上,對於學生們深感興趣紛紛提問,陳然致也一一解答學生們的疑問,讓學生們對法醫有更深入的了解。

沒碰過靈異事件
法醫走入公民一校,與學生分享日常工作,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踴躍提問“屍體會不會動?”、“屍體會不會發出聲音”,“有沒有碰過靈異事件”等問題。
陳然致指出,由於在去世後肌肉會僵硬,因此屍體會出現輕微的動作,但他至今沒有聽過屍體發出聲音。
此外,也有學生好奇,接觸往生者及屍體多了,有沒有碰過靈異事件,陳然致指出,他一直都是以專業角度來對待工作,為死者找出死因及真相,相信“好兄弟”會善待他,所以至今都沒有遇過任何靈異事件。
他指出,在中央政府醫院工作,每年平均要解剖450具遺體,平均是每天1具至2具,而他在正式當上法醫之前,也必須要解剖1000具屍體。

將活動帶入校園
亞依淡區州議員黃順祥指出,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是目前的教育趨勢,因此他希望可以在校內舉辦更多活動,提升學生們的興趣。
他認為,若學生隻是坐在課室內聽老師講課,也會覺得悶,但要帶學生到校外進行活動又要有很多顧慮,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將活動帶到校園內,讓學生們參與。
“這也是我們未來在亞依淡區內校園推動的活動。”
出席者包括東北縣教育局督學黃思捷、公民第一分校董事會主席邢光遠、副主席林明雪、理事傅裕興、校長尤振坤,及公民校友會會長謝岷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