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8日訊)雙威大學政治學者黃進發教授說,雙溪峇甲補選中,國盟勝出及多數票增加的原因之一為柴油補貼的削減,政府不可能改而轉向民粹主義,以向反對黨看齊,因此團結政府的更好的做法是,堅持政策立場,但在溝通上采取更謙遜和有效的方法。
他接受《中國報》短訊訪問時指出,針對性補貼是任何負責任政府所必需進行的,但確實不會受歡迎。
“有兩個解決辦法:首先,政府可通過國會專責委員會與在野黨議員溝通,讓他們知道就算是日後國盟執政這也是必做之事,同時聽取民意做出相應調整,以減低在野黨的攻擊。其次,至少部長們需要以嚴肅和謙遜的態度處理針對性補貼的問題,而不是開玩笑,讓人覺得政府無視人民的痛苦。”

他指出,經濟部長拉菲茲早前受詢及何時RON95汽油的針對性補貼何時將落實時,開玩笑地說“會有驚喜”,就給人一種與庶民感受脫節的印象。
黃進發說,國盟多數票增加還有兩個原因。第一, 被指為以色列政權堅定支持者的貝萊德集團在馬投資課題,讓馬來人質疑政府支持巴勒斯坦的誠意;第二,非馬來人的投票率低。

他說,非馬來人的投票率低,顯然是對首相安華的沉默抗議,因為許多非馬來人認為安華視他們的支持為理所當然。
黃進發認為,因為補選是中期選舉,補選通常較受到國家問題影響,而不隻因為地方議題。
若純粹是地方性課題影響投票模式,可能雙溪峇甲補選的成績,會更接近去年8月的州選成績。
SPM10A可進入大學預科班沒加分
黃進發說,安華保證所有SPM10A學生都能進入大學預科班,本來應該是昌明大馬政府對非土著示好的“德政”,然而,或許是溝通失敗,無法管理公眾期待,不但未能博得掌聲,反而有些適得其反。
“此宣布反而引起一些非土著質疑對被排除在這’德政’之外者的不公,不滿政府未能更大刀闊斧改革。”

黃進發之前說過,如果一些族群選民棄權不投票,那麼原來的一個混合選區就實質上變成單一民族選區。拉菲茲對非馬來人投票率低的說法同出一轍。
他問,希盟要如何對症下藥,幫安華擺脫他在許多非馬來人眼中,是一個喜新忘舊負心郎的印象?
丹絨比艾補選後分裂不會發生
黃進發認為,2019年丹絨比艾補選後希盟分裂以至政權傾覆的發展,不會在雙溪峇甲補選後重演,主要原因在於,這不是巫統的席位,巫統可能暫時與之保持距離。
“然而,如果接下去其他補選,巫統接二連三敗北,可能巫統內部會發生恐慌。這種顧慮,可能會使國會和雪州議會兩名議長拒絕宣布席位空缺,以避免補選。巫統也可能利用這次敗選,來施壓安華放棄貝萊德集團的投資。”

黃進發說,在接下來因為反跳槽法而將舉行的補選中,大部分選區都是國盟堡壘,除了納閩,團結政府都不大可能取勝,所以它應該降低期望,隻要這些補選的國盟多數票沒有大幅度增加,那麼維持現狀就不是大不了的事。
報導:劉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