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4日訊)“在我的生活字典,沒有退休這個字。”
前檳州第二副首長拉馬沙米教授(75歲),於2005年加入行動黨,2008年全國大選首次上陣峇都交灣國席和北賴州席,結果不負黨的委托,國州議席皆告捷,之後擔任檳州第二副首長,長達3屆共15年,直至去年州選被黨除名,因不認同黨的理念而宣布退黨。
拉馬沙米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盡管他不再是人民代議士,也已退出行動黨,但仍關心時事課題,也一直不斷學習,畢竟之前曾是教育工作者至少25年,喜歡閱讀的他,現在一有時間就看書。

他透露,這期間主要閱讀印度總理莫迪的書籍,借此增加知識。除了政治,他也對考古非常有興趣,比如之前曾帶領檳州政府代表團遠赴荷蘭,以促成把遠古人類骸骨帶返檳城,因此偶爾也會涉獵有關古跡的書籍。
除了閱讀,拉馬沙米也喜歡寫作,包括撰寫不少有關政治課題及給予評論,每天早上都會寫至少一篇文章,然後上載面子書,以及網媒“大馬焦點”(Focus Malaysia),供大眾閱讀及分享。

“很多人問我為何每天寫這麼多文章,以為我是要宣傳和刊登新聞,但這些我不在乎,它其實是一種心靈上的訓練,讓我能夠繼續思考練腦力,與大家參與討論事情,這樣思緒才不會混亂。”
他說,如今一想到要寫什麼,他就會開始寫作,也讓自己有一個記錄,所以寫作與讀書是他目前最常做的事情。
“以前總是忙於出席活動,或哪裏有需要就親自去跑一趟,但有些做來根本不懂是在幹什麼,甚至是毫無素質可言。”
勤運動 讓肌肉更結實
拉馬沙米堅持每天早上做運動,先步行3至4公裏,騎腳踏車最遠路程可達25公裏、做瑜伽等,還有做俯臥撐和舉啞鈴,讓肌肉更結實。
“畢竟我已75歲了,勤做運動就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那我才有清晰與敏銳的思維。”

早前也因疫情關係,讓拉馬沙米有更多時間待在家做運動,並維持至今,還有就是控制飲食保持均衡營養,如今身體更加健康,比以前好多了,這讓任職醫生的兒子 不禁感到驚訝,父親的身體狀況,今非昔比。

他說,現在沒做YB了,就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比如回去霹靂實兆遠家鄉,以及到檳島丹絨武雅探望二女兒,還有孫子們。
“家人尤其是3名孩子,都非常支持我從政,雖然我已退出行動黨,但我依然不退休,仍然繼續在政治路上前行。”
成立新政黨 待社團注冊局批準
拉馬沙米說,盡管之前擔任人民代議士有15年時間,但他深諳不可能會成為一輩子YB,就如他不認同行動黨的理念而退出,這一段過去,其實也是他人生的其中一個階段。

他指出,去年宣布成立新政黨,命名“大馬民權共識黨”(Urimai),以捍衛印裔權益。他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對多元種族政黨的理念失去信心。
“Urimai,其實是淡米爾‘崛起’((Rise)的意思,尤其現有的多元種族政黨,並不代表印裔族群。”
他說,創黨籌委會已向社團注冊局提交了注冊申請,但至今還未獲得批準。
“這個黨開放給所有人,包括非印裔。我們將為所有人的權益而鬥爭,特別是印裔。”
詢問若新黨獲批注冊,下屆大選是否仍會上陣,他指一切取決於支持程度和聯盟的形成,但肯定不是希盟。
報導/攝影:陳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