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19日讯)因癌症逝世的妻子,已经无法听到孩子的一声“妈妈”,丈夫为此很自责,期盼5岁孩子能尽快听到声音丶学习发声。

未满5岁的男童麦伟诚,出生後就检测到双耳有听障,但状况频出拖延治疗机会,最终患癌的中国籍母亲郭思莹,来不及听见儿子的一声“妈妈”即撒手人寰:父亲麦启文(44岁)盼大众能够捐助9万5000令吉,让儿子能够听懂父母的爱。
来自柔佛居銮的麦伟诚,父母原本是在新加坡工作,他也在新加坡医院生产,并在经检查後,医生证实其双耳有听力问题,但当时只有两个月大,不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只能暂时佩戴助听器。

麦伟诚双耳佩戴助听器,但助听器已经无法帮助他收取声音。

机灵可爱的麦伟诚已经失去叫“妈妈”的机会,父亲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听到声音学习发声。
麦启文今日在文告中指出,在未确定治疗方案之际,全国进入管制令时期,孩子被迫在听不见的情况下过了大约两年。
“我再度带孩子去检测时,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加剧,而当时的医生认为,孩子只适合学手语,不适合植入人工耳蜗。”
他说,孩子的听力状况,让其妻子面对不小压力,加上孩子的外公於2023年1月在中国突发病逝,因无法送父亲最後一程,让妻子更受打击。
麦启文不排除,孩子的母亲是在重重压力下影响健康,而於同年2月确诊乳腺癌。尽管过去一年多努力治疗,包括回到中国接受治疗,无奈今年5月败给癌魔,未能亲耳听见孩子叫她一声“妈妈”。
他说,其孩子很聪明,观察力很强,会用手势表达自己,而且看视频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甚至能够顺序和倒序排出A-Z与1-10的字母和数字。
“如果能够听见,他(孩子)会更好的…”
瑶池金母协助筹款
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ONE HOPE CHARITY)主席拿督蔡瑞豪指出,麦启文为了独子的未来,决定到吉隆坡求医,并在深入检测後确认孩子的听力神经没问题,适合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但配备费用高昂。
“麦启文目前是保健产品销售员,没有底薪而只能依赖销量与佣金,每月收入介於1000至2000令吉。他还需要支付房贷丶车贷丶交通费丶两人的生活费等,而早前为了妻子的治疗亦耗用了不少储蓄,如今已无力负荷更高额的花费。”
他说,该基金会在访问与审核後,议决帮助男童筹募9万5000令吉的配备费用,以便未满5岁的男童,能够早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