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3日訊)2023年STPM考生認為,SPM優秀生在申請大學預科班,或繼續先修班,應先了解自己的前途規劃,兩者各有利弊,倘若要入讀本地大學,就一定設法要申請大學預科班,相等於拿到一張進入本地國立大學的入場券。
他們接受《中國報》訪問時皆指,先修班比大學預科班較難讀,先修班學生擔憂的是面對大學中心(UPU)分配大學時,難以取得心屬的科係。
其中一名在STPM考獲4分滿分的檳華女中學生呂傳馨說,先修班的學生,每天都要複習課業,中六是持之以恒的過程,不能臨時抱佛腳,即使有補考也不可以有著僥幸的心態。
呂傳馨在大馬教育文憑(SPM)的成績是7A,當時她知道申請大學預科班的機會渺茫,但也照樣申請。
另一名取得5A的檳華女中學生王芷蔓說,讀中六上課要專心聽課,然後要自主複習,做曆屆試題,開始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遇到好老師也是非常重要的,能給很多幫助。
對於教育部副部長黃家和指,該部考慮為中六生提供生活費津貼一事,STPM考生皆歡迎,有者指可以減輕家庭開銷,有指也說,先修班的補習的老師也比較少,比較難找,因此價格也會較高,因此有津貼至少可以減輕負擔。

呂傳馨(檳華女中,考獲4分滿分)
選擇大馬高級教育文憑(STPM),還是大學預科班要基於學生自己日後對前途的規劃。
如果讀中六就以後比較多選擇,但是同樣壓力較大,要付出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課程上。
對於教育部考慮為中六生提供生活費津貼,如果有是不錯,可以用在補習方面,畢竟教導中六補習的老
師也比較少,比較難找,因此價格也會較高。
王芷蔓(檳華女中,考獲5A)
如果要進政府大學,那大學預科班時比較好的選擇,如果有考慮到外國讀書就讀中六。
我認為,為中六生提供生活費津貼,可以吸引學生來讀中六。
我的SPM成績是10A,有申請過理科的大學預科班,但是被拒。
梁凱旋(鍾靈中學)
由於我的大馬教育文憑成績(SPM)一般,所以在中五便直接選擇報讀中六班。
若是拿大學預科班和中六班對比,我認為兩者各有利弊,並沒有誰更吃香的說法。相較前者,中六班會更容易進入就讀,而就讀預科班的學生,在申請進入本地國立大學方面,會比中六生更有優勢。
副教育部長的建議蠻好的,據我了解,會選擇就讀中六班的學生,有好一部分是家庭條件一般,或是有欠理想;在經濟方面自然更需要得到援助。
我想對於學弟妹們說,隻要有機會進入大學預科班,就一定要設法去申請;因為能擠進預科班,就相當於拿到一張進入本地國立大學的入場券。
黃同學(中華中學)
我認同通訊部副部長張念群的說法,因為在大學預科班本就是為土著學生入讀的學校,而STPM與A水準(A-Level)文憑同等,可申請國內外大學。為此,有能力者應勇敢踏出舒適圈,優先報考STPM。
中六班所學的課程內容,會比大學預科班來得更豐富與深入;兩者若成功學成畢業後,前者的基礎會比後者來得更紮實。
就如我有一位朋友,當初為確保能進入本地國立大學就讀,便選擇申請就讀大學預科班。而在預科班畢業後,在進入國立大學就讀數學係時,發現兩者程度差距頗大,以致在第一年入讀大學時,非常吃力。
對於教育部副部長的建議,我沒意見,不過若是真能落實(政策),這對來自B40群體的學生,或許會起到一定吸引力。
對於學弟妹,若是想在STPM考取好成績,他們應盡量掌握以下3要素,即建立一套係統性的學習方式丶堅持不懈的精神丶與保持良好開放的心態去學習。
胡頌恩(恒毅中學)
我比較顧慮先修班面對大學中心(UPU)分配大學時,比起預科班較為遜色,這對於大部分隻依賴選擇就讀本地大學的學生來說,確保順利進入本地大學才是關鍵。
若教育部計劃為中六生提供生活津貼,這只能幫助部分低收入家庭,至於能否直接改善中六先修班吸引學生就讀的效果,或許只能見仁見智。

馮煦恩(恒毅中學)
我認同通訊部副部長張念群建議大馬教育文憑考獲10A優異生,選擇報考大馬高級教育文憑(STPM),因為預科班最大的吸引是確保順利進入本地大學的門檻,但這也有它的隱憂,隻是唯一選擇本地大學,反觀中六學生還有其他國外大學的多項選擇。
我也歡迎教育部副部長黃家和建議,提供中六生的生活費津貼,這不但幫助低收入家庭的負擔,也鼓勵家境清寒的學生,避免經濟壓力而放棄就讀先修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