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26日訊)峇眼賴Lodge 18酒店於新冠疫情期間,轉換為臨時員工宿舍(TLQ),但由於接獲投訴,威省市政廳已於去年12月21日,終止了上述建築的勞工安置許可,並於昨日(25日)向該建築業主,發出要求把該建築恢複原狀的通知。


威省市長巴德魯指出,當局是根據1976年城鄉規劃法令(第172條號條例),向關業主發出相關通知。
”同時,此事將提交勞工局,以根據1990年員工住房和便利設施最低標準法令(446法令),采取行動。“
威省市長巴德魯是在主持威省市政廳常月會議上,回答威省市議員林哥瓦仁的問題時,如是回應。
他說,在2023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的批準期間(轉換為臨時員工宿舍)內,當局接獲了幹擾投訴和其它投訴,因此不會再更新或延長有關期限。
他指出,根據檳州地方政府於今年1月1日生效的臨時員工宿舍指南,是允許酒店式商業建築,改為臨時員工宿舍,但期限是3年,即直到2027年12月31日。
“根據相關指南,在3年期限屆滿後,有關商業建築需要恢複原狀和原有活動,至於居住在該建築的外勞,則必須轉移到外勞集中宿舍(CLQ)。“
”但是,如果公司或雇主不遵守指南中規定的任何條件,或接獲當地居民投訴,地方政府有權取消準證,並采取後續執法行動。“
影響峇眼標誌性
酒店轉換為臨時員工宿舍,卻因外勞破壞了當地的形像!

林哥瓦仁透露,據他所知,當局是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批準上述建築物用來安置外勞,如今經濟正在複蘇,而向來成為遊客焦點的周邊一帶,包括北海拿督哈芝阿末巴達威禮堂,卻因為成為外勞聚集地,導致該地區變髒。
“同時,由於外勞將所有窗戶都打開,他們的日常活動如曬衣服丶跳舞丶唱歌丶睡覺都清楚可見,令路過的行人和遊客感到不適,這影響了峇眼的標誌性。”
他認為,峇眼賴是國內外遊客的聚集地,當局應該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