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動黨要在下屆大選或州選,守住現有的華裔支持力量 ,那麽從現在開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別認定,甚至“看死”華裔選民肯定非火箭不投。
因為雙溪峇甲補選成績已經證明,一些不滿團結政府施政的華裔,寧願不投票甚至寧可投票給國盟候選人,也不願投給聲稱捍衛多元的團結政府候選人。
二:須謹記火箭能獲得絕多大數華裔支持,是因為敢怒敢言,敢於鳴不平,因此,須要求自己的議員,做事必須要有當擔,不要有功就懂得領,有事就靜靜。
就像啤酒公司讚助學校慈善活動,竟然有議員先是責怪學校未出面解釋與交代,遭到輿論抨擊後就澄清說,沒有責怪校方,隻是認為校方三機構應該回應和說明,厘清事件。
但事實上,議員應該做的,是以事論事,包括強調這類慈善活動協助華校籌款,是已存在幾十年的事,這是為了協助華校籌款進行發展,雖然,這本來就應該是教育部的責任。
甚至,應該譴責炒作此課題的伊黨領袖或巫統領袖,以及要求自己的政府及部長,別隨伊黨領袖的言論起舞。
三:任何時候都堅持捍衛多元。
現在的火箭,不是以往國陣時候的馬華般那麽弱勢,相反,在團結政府內擁有40國席的影響力。
既然如此,就該善用這股力量 ,若友黨領袖落實不利多元的政策 ,該說話的時候就要開口,包括在內部也要開腔。
以前火箭領袖怎麽罵馬華或民政部長,在自己擁有了40席及當了官後,就該比馬華民政更能捍衛多元。
當然,不隻是火箭,公正黨的華裔議員也是必須謹記,華裔選民的支持力量不是絕對的,若在已經掌握中央資源及已經在檳州執政3屆情況下,依舊有事賴前朝,也無法讓華裔感受到更好的生活及權益獲得更好的保障,打回原形是遲早的事。
曆史已經證明,沒有一個政權,會永恒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