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6日訊)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供奉的28尺6寸高大士爺,今日在道士為紙紮金身點朱砂開光後,為期15天的慶典正式掀幕;大批善男信女開始湧入上香膜拜,祈求闔家平安。
該金身今早10時開始由道士主持開光儀式,吸引大批民眾到來觀看,值年爐主團隊和該會理事會成員,隨後率領眾人上香。
拍攝:羅健傑


這項慶典以大山腳市中心巴刹街為中心點,現場可見供奉大士爺的盂蘭廣場內外都是人潮。多個攤位擺賣著許多金光閃閃、外觀精致漂亮的供品,吸引善信購買膜拜,而大士爺前方的長桌也會在慶典期間堆滿各式各樣的供品。
現場潮劇演員的聲樂不絕於耳,善信絡繹不絕點燭上香,虔誠膜拜祈福。一年一度的慶典充分展現大山腳社區的凝聚力,如此獨特面貌不但吸引攝影發燒友到來拍攝好照片,也吸引外坡的畫家到來繪畫旅畫。
當地慶讚中元的大士爺香火,已有逾百年曆史,大士爺紙紮金身自早期時候立像至今,每年不斷增高,今年的金身高度則較去年增高3寸。


該金身於周日在盂蘭廣場組裝好後,昨晚9時由值年爐主陳順來及其500團隊成員,浩浩蕩蕩從位於阿兒瑪的阿兒瑪通用金屬有限公司,徒步約8公裏護送大士爺金爐到盂蘭廣場,昨晚10時14分送達安奉。
慶典的最高潮,將落在農曆七月十七日(周二,20日),大士爺紙紮金身將在當晚9時焚化回鑾,海內外許多信眾將在當晚恭送。
金爐昨晚送抵 吸引香客上香
金爐送抵,善信搶上香!
大士爺金爐周一(5日)晚送達時,許多在現場等候的善信迫不及待上香祈福,雖然當時大士爺還未開光,但巴刹街沿街一帶,已有許多小販擺賣,猶如“不夜城”,也帶動毗鄰的伯公埕美食街小販生意,人潮滿滿。


慶典的聯合爐主陳順來、許慶興、王壽禮、周佳秋、周俊傑、黃嘉宏、副爐主許進裕及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理事會主席拿督斯裏彭榮欽,周一晚在場視察安奉好的金爐。
此慶典將於周三(7日,農曆七月初四日)早上11時卜爐主,選出下一個值年爐主。
一如既往,慶典讓民眾點光明燈,連同香燭招標在內所得21萬8000令吉,以及光明燈所售收入皆全捐華教。開光之日,就吸引不少民眾點光明燈祈福。


24小時全天開放膜拜
極負盛名的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慶典,乃曆史最悠久的慶讚中元活動,大士爺紙紮金身開光後,24小時全天候開放。
民眾隨時都能到來上香膜拜,除了個人,許多本地和外坡公司、社團、商貿組織等也會到來膜拜。
晚間,大士爺紙紮金身在燈光燭火照耀下,遠看威武肅穆,近看則可見造工精致細膩。


該金身由武拉必新村內的紙紮師傅黃財旺,與其團隊合力完成製作,農曆七月初一日完成組裝。
大士爺金身回鑾雖是最大看點,但金身的製作、組裝、慶典送爐、金身開光等也都看頭十足。慶典前後向來吸引許多攝影發燒友拍攝美照,也有不少文化事業工作者前來采訪攝錄。

陳寶川畫筆下的大士爺
來自吉隆坡甲洞的畫家陳寶川(51歲),心動於大士爺也手畫大士爺!
深受慶典吸引的他,周二(6日)早上來給大士爺繪畫旅畫,用畫筆保留傳統文化。
他受訪時說,該慶典有很強大的社區凝聚力,很有在地性,民眾透過虔誠膜拜大士爺的方式凝聚在一起,他想透過畫筆呈獻。

對他來說,在這動蕩時代更應該珍惜當下,尤其疫情過後,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這讓他深刻體會到把握當下的重要性,而他到來繪畫就是把握當下的事物(慶典),不想錯過,並以一種“心在旅,手可畫”姿態,“留住”眼前感動自己的事物。
他認為,大山腳有許多不錯的面貌,大馬美好的面貌都值得透過旅畫加以推廣。他曾在《星洲日報》副刊撰寫專欄並出版書籍《寫我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