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吉玻

拜了床母 咬雞頭 13少年 “出花園”

文 文 文

(雙溪大年9日訊)吉中潮州會館舉辦“出花園”儀式,13名少男少女穿著紅衣裳和紅木屐,浩浩蕩蕩從吉中李氏宗親會,步行至雙溪大年福德祠拜伯公,隨後也完成拜祭床頭母和咬雞頭的儀式,完成這個潮汕人專屬的“成年禮”。

參與者包括3名少男和10名少女,即陳佑恆、王柔頤、張微恩、謝諮政、陳泳齊、蔡碧萱、許燻蔚、蕭靖璿、張愷玲、秦歆嬡、黃依淩、尤杏竹和尤馨卉。

該會館青年團團長陳福強說,“出花園”是潮汕人為孩子告別童年而舉行的一種成人禮,是潮汕人特有的成人禮俗。

他說,在潮汕,當孩子滿15虛歲時,父母就會為他們操辦出花園儀式,象征孩子走出花園,不再流連花園玩樂,承擔起成人的責任。

吉中潮州會館第二次舉辦“出花園”成年禮,共有13名少男少女參與。
出花園的其中一個重要儀式,就是“咬雞頭”,尤杏竹和尤馨卉姐妹一起“咬雞頭”。
尤杏竹和尤馨卉姐妹,分別“咬蒜苗”,而蒜的寓意是有錢算。
一對父母給在“出花園”儀式上,讓孩子“咬雞頭”。

“為使此文化能夠永續流傳,吉中潮州會館在成立了17年後,毅然主辦了第一屆出花園的活動,今年是第二屆。”


他說,盡管已是第二屆,但該活動在本地還不廣為人知,因此,在報名人數方面還不是很理想。

“今年,我們還特地邀請了吉中區三大鄉團,即吉中福建會館,吉中海南會館,吉中客家公會,以及雙溪大年聯合會委派代表前來觀禮。”

他也希望在更多人參觀儀式後,能對該活動起宣傳作用,讓這個活動,在未來能越辦越成功。

出席活動的包括該會館會務顧問許漢宏、會長拿督斯裏陳炳良、總務張瑞強、青年團顧問李孟壕、林漢鴻、婦女組主席蘇美姬、雙溪大年華團聯合會主席兼吉中福建會館主席楊金福等。

13名少年少女在儀式上拜祭“花公花媽”,寓意他們已長大,感謝花公花媽的庇佑。
13名參與者在洗花水後,穿著新的紅衣和紅木屐,到雙溪大年福德祠拜伯公。

每個祭品 都有寓意

“出花園”儀式一般在農曆七月初七舉行。這天,民間稱為“七夕節”,也是民間的“乞巧節”,選擇農曆七月初七這天,為孩子舉辦“出花園”成人禮,意為孩子百巧集身,心靈手巧,聰明活潑,善於變通。

出花園的儀式包括洗花水,寓意除掉孩子氣;換新裝,寓意與過去道別,穿紅木屐,寓意平步青雲,腳踏實地、健康成長和傳承傳統習俗。

謝振南與妻子,在出花園儀式上接受兒子謝諮政的敬茶和擁抱,傳統儀式也是最珍貴的家庭回憶。
13名參與者在洗花水後,穿著新的紅衣和紅木屐,從吉中李氏宗親會步行到雙溪大年福德祠。

除此,儀式也包括喝豬腸肚湯,祭拜床頭母,咬雞頭,吃龍舌魚,敲紅雞蛋,吃豆幹,蒜等,每個儀式和祭品都有其寓意;參與者也向父母敬茶,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許多出席宗親受詢時指出,出花園儀式對於家中有長輩者,一般還會進行,但這個文化也逐漸開始淡化。

參與少男少女受詢指出,他們大多是因父母或長輩報名而參與,但從反應觀察,出花園儀式對他們而言是新鮮和難得的體驗。

高興
高興
3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0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