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1日訊)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說,政府每年耗費近100億令吉,或占衛生部開銷的45.38%來治療非傳染性疾病,這數字說明了我國非傳染性疾病問題非常嚴峻。
“政府長久以來都在舉辦各種提高健康覺醒意識的活動,但由於人民對改變生活習慣意識偏低,使得非傳染性疾病病例居高不下。”
“比如人民在減糖運動方面意識不高,有時政府要求人民對糖’宣戰’,或響應無糖日;然而,在各食肆店家可見響應程度依然不高,因為甜食比較容易吸引更多顧客光顧。”


他今日出席馬來西亞紅新月會檳分會,在大山腳永旺購物廣場(AEON)舉辦的“健康生活方式與非傳染病預防”運動,致詞時這麼說。


他希望人民減少用糖、多運動,從生活習慣上改變自身的行為很重要,但更重要是人民持續響應健康的生活習慣,那才是擁抱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才能在未來減少非傳染性疾病。
他坦言,非傳染性疾病持續成為我國令人擔憂的衛生挑戰;據衛生部數據,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我國的死亡主因,即人在年邁後死亡,其中一個正在持續提高的死因就是非傳染性疾病所致。
“這些病例每年增加,不隻加重國家衛生係統負擔,也影響了國人的生活品質;據了解,在我國3400萬人口中有近500萬人,面對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風險。”
他希望能通過今日活動舉辦的健康檢查、捐血運動等,將健康意識傳達給民眾,並促請大家無論是成人、小孩及少年,一起面對、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

逛商場 也擼袖獻血
趁著周日(11日)休假,許多民眾到大山腳永旺購物廣場閑逛之際,也響應“健康生活方式與非傳染病預防”活動,擼起袖子捐血,或坐下來聆聽工作人員講解捐獻造血幹細胞詳情。
現場也有身體健康檢查、疾病展覽、中小學生畫畫比賽,場面熱鬧。









非傳染性疾病專案主任兼威中縣青年委員會主席王景奕,鼓勵民眾從年輕時就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此才能避免患上非傳染性疾病。
“青年也可以帶動生活方式上的改變,讓更多人也擁有健康和正面的生活習慣。”

紅新月會檳分會財政陳池慶致詞時說,血壓高、心髒病,成為我國主要死因,據2023年國家健康與發病率調查顯示,近360萬國人或相等於15.6%患有糖尿病、血壓高、高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