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大講堂 > 辣死你嗎

網絡霸淩

文 文 文

辣死你嗎?|陳明堅:別當“網絡判官”

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按鍵”傷人的,已成為當今社會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的出現,往往伴隨著言論自由的濫用。

就在最近的巴黎奧運會,我國羽球好手李梓嘉在摘銅後,因長期受到而忍不住委屈落淚。

而不久前,也有一名印裔女網紅“愛莎”,疑因不堪而輕生,這一事件不僅震驚了社會,也引發了人們對的強烈關注。


根據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MCMC)數據顯示,自2022年至今年7月9日,馬來西亞平均每天發生約10起案件,累計收到9483起投訴。

這些可怕的數據,也說明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事件的頻發,促使我們必須思考:我們對網絡自由的容忍,究竟應到何種程度?。

盡管,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基石,也是每個人應享有的基本權利,但它並不意味著可以毫無顧忌地傷害人。

當言論自由變成的工具時,就有必要通過法律手段來限製網絡言論行為。

值得慶幸的是,政府目前正探討立新法和檢討現有法律,以遏製問題,雖遲未晚。

除了法律手段外,教育也是改善風氣的重要途徑。通過教育,可以提升人們的網絡素養,加強對網絡言論的責任感,

隻有當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在網絡上的言行可能帶來影響時,的現像才有可能有效地遏製。

當然,說是容易,要做到實則是一大挑戰。

總之,與言論自由之間的界限,必須由大家共同維護。在捍衛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必須對零容忍。

否則,印裔女網紅“愛莎”鬧出人命事件,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宗。

高興
高興
1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14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網絡霸淩

相關文章

市政廳不再發OKU貼紙 被冤枉占用障友泊車位 唐氏兒媽媽遭霸淩

不堪網絡霸淩 叻沙商人報警自證清白

“提呈更嚴格網絡霸淩法案” 首相:網絡霸淩不容輕視

阿莎麗娜:特工隊審查修訂刑事法典 應對網絡霸淩 料10月呈國會

辣死你嗎|羅健傑:再一宗網霸

女性成網絡暴力受害者 執法人員應採取積極行動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