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住甘榜或新村,民風淳樸,家家戶戶彼此緊鄰,屋子沒圍籬,家門一開就能見到鄰居,即使隻是出門一下沒關門也沒怎樣,而這種安全感,來自於大家守望相助的精神。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時代進步下越來越注重隱私,屋業發展迅速也設有圍籬圍牆,居民們平時回到家關起門來,鮮少交流、互不幹涉。
守望相助的精神少了,賊徒就看到爆竊屋子的機會,種種社會問題因人心複雜而增加,偷竊、爆竊、搶劫等樣樣來。
圍籬保安社區概念的出現,就是因著上述社會問題的發生而騰空出現,好讓購屋者住得平平安安。
但許多購屋者買了這種豪宅,以為每月繳管理費就等同於買了保險或電眼的心態是不對的,再好的保安也會有漏洞。
國內就曾發生過竊賊駕駛豪華轎車通過雙重保安,進到圍籬社區裏偷走30萬令吉財物,大山腳去年尾也有一間半獨立洋房被小偷盯上,新年前被偷走3萬令吉新鈔現金、金飾和電腦。
最近更荒唐的是,竟有保安圍籬社區內的屋主,完全不上鎖家門擺空城計,以為自己還住在純樸的新村,結果被偷走2萬令吉財物。
正所謂最危險就是最安全,對賊徒來說,這種圍籬社區最難潛入,但同時也最脆弱,賊徒可以使用各種方法,騙過保安員或冒充他人進入。
據觀察,有些圍籬社區的高價豪宅吸引很多人購買投資,但屋主本身很少自住,社區內空蕩蕩,四下無人,反而增添安全隱憂。
保安圍籬社區四周若都是高大的圍牆,又設有防盜電網,小偷東西搬不過去,那肯定就是從內部下手偷走,保安亭登記處名單總能找到線索,除非保安被買通。
當然,市面上也有保安一流的保安圍籬社區,並非說住在這裏頭不安全。
隻是,不管你住哪裏都要居安思危,做好保安、防盜,家門要上鎖,平時多跟鄰居交流,守望相助不交惡,有時最好的保安就是你鄰居。